近日,榮成鹽田喜提熱搜,新華社、人民網(wǎng)刊發(fā)的《夏日“調色板”》、《山東榮成:夏日里大海邊的“多彩”鹽田》讓榮成這處百年鹽田重現(xiàn)人們的視線。
七彩的鹽田在高溫下不斷蒸發(fā),濃度變大,呈現(xiàn)出色彩斑斕、絢麗多彩的獨特風景。


在山東威海榮成市港西鎮(zhèn),有一片平坦空曠的海灘,此處潮汐落差較大,是一塊絕佳的曬鹽之地。



每年開春,鹽場在大海漲潮的時候開閘,向鹽池中引入新鮮的海水,然后憑借陽光和海風開始慢慢自然蒸發(fā)。

夏日,經(jīng)過大半年的晾曬,由于咸度和蒸發(fā)結晶速度的不同,各個鹽池呈現(xiàn)出赤、橙、黃、綠、青、藍、紫等五彩斑斕的顏色,宛如一張巨大的調色板鑲嵌于大地之上。


等到了深秋霜降時節(jié),就是鹽場收獲的時候,經(jīng)過將近一年的晾曬,各個鹽池里的大粒海鹽堆的像小山一樣。

一畝鹽池好的時候產(chǎn)鹽可達10噸,潔白的海鹽晶瑩閃亮,是沿海養(yǎng)殖漁民用來加工腌制海味珍鮮必不可少的絕佳配料。

早在古齊國時,山東就大興“漁鹽之利”,明清時期,山東沿海共開設鹽場19處,大小鹽田數(shù)十萬畝,鹽業(yè)在榮成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
時光飛逝,如今曬鹽的人少了,但曬鹽的歷史卻銘記于人們的記憶之中,歷久彌新。

地址:威海榮成市港西鎮(zhèn)成大東路北側
風輕云淡,碧空如洗。一片片鹽田星羅棋布,從高空俯瞰,好似平鋪在大地上的眼影盤。

鹽比人類更早地踏足于這片土地,在被用于調味之前,鹽也是工業(yè)領域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它參與過戰(zhàn)爭,見證了宗教的神圣,也促成了國家的興盛與衰亡。它是財富,亦是毒藥。于它,你又了解多少呢?
今天就一起來將這些關于鹽的冷知識了解個痛快。

01。
19世紀初在美國邊疆地區(qū),鹽價一度是牛肉價格的4倍,因為人和牲畜沒有鹽都活不下去。
02。
人類食用的鹽其實很有限。以美國為例,每年消耗的鹽只有6%用于食用,其余的都被用作其他用途,其中用于冬季道路除冰的鹽占到17%。
03。
中國鹽鹵質量儲量最多的城市是四川自貢。自貢也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的開鑿地。這里的井鹽來自于公元2億年前的三疊紀期,屬于海相沉積巖鹽類型,氯化鈉含量一般都在90%以上。
04。
2007年28歲的美國女子珍妮弗。斯特蘭奇參加一場“喝水贏Wii游戲機”的活動,因攝入過多淡水,體內鹽分過低而導致低鈉血癥不幸身亡。
05。
一個體重為60公斤的人,如果一次性攝入60g鹽,就可能致死。古代就有吃鹽自殺的例子,不過,這種自殺者非富即貴,因為古時鹽非常貴,窮人無法用這種奢侈的方式自殺。
06。
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鹽灘。當鹽灘上積有一層淺水時,就變得好似一面巨大的鏡子。這一特色使它成為太空中校準科學儀器的理想地標。同時全世界一半的鋰都出產(chǎn)自這里。

07。
航空燃料凈化后加入鹽,以除去其中的所有水分,然后才能使用。
08。
直到20世紀,被稱為“阿莫萊”的鹽磚依然是阿比西尼亞(今天的塞爾維亞)的基本貨幣。
09。
17世紀末,鹽是從加勒比海地區(qū)運往北美貿易區(qū)的主要商品,北美運往加勒比海地區(qū)的主要商品則是腌鱈魚,供糖料種植園的奴隸食用。

10。
印度出產(chǎn)的黑鹽是用鹽水和植物種子制成,水分蒸發(fā)后就得到了黑色的鹽塊。研磨后的黑鹽粉末其實呈粉紅色。
(微信公號“好客山東之聲”“久大滋味生活”,中新網(wǎng)、人民網(wǎng)、紅河道、閃電新聞、攝影師么么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