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網7月9日訊(記者 范金鑫)近日,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發布《山東省2020年上半年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情況及下半年發生趨勢預測》,預測全省下半年21種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進一步擴大,新增面積在260萬畝左右。
2020年上半年全省發生面積474.41萬畝(輕度445.8萬畝,中度17.06萬畝,重度11.55萬畝),同比上升了了6.59%。其中病害發生158.34萬畝,同比上升了150.01%;蟲害發生316.07萬畝,同比下降了17.2%。總體來看,今年上半年除外來有害生物外,其它有害生物發生較輕。外來有害生物發生仍然嚴重,形勢嚴峻:松材線蟲病發生面積121.19萬畝,在威海、煙臺、青島、日照等市局部地區危害嚴重;日本松干蚧、美國白蛾危害減輕,但面積仍然較大。
根據全省森林狀況,上半年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防治情況,結合氣象部門預測,分析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規律,綜合各市預測意見,預測全省下半年21種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進一步擴大,新增面積在260萬畝左右。松材線蟲病在老疫區得到有效治理,新發現疫情也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發生新疫情的可能,秋季仍有可能局部暴發。美國白蛾、楊小舟蛾、日本松干蚧總體輕度發生,仍有可能局部成災。懸鈴木方翅網蝽危害仍然嚴重。其它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同比持平或下降。
[防治建議]
(一)強化蟲情監測調查。美國白蛾、楊小舟蛾在大部分區域輕度發生,但局部地區蟲口密度仍然較大,有暴發成災的可能。各級要進一步加強監測預警工作,及時掌握蟲情動態,充分發揮監測預報的防災減災實效,突出監測預報的公共服務職能,在造成災害之前,做出預報預警,向政府和社會發布,指導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加強對松材線蟲病的監測普查。有疫情的地區,加強監測和普查,準確掌握病死樹數量。對非疫情地區,發現松樹出現死亡、變色等異常,及時檢測、處理。在防治結束后,要組織人員檢查防治效果,及時報告轄區內防控工作情況。
(二)科學確定防治策略。對發生較重的區域,必須及時組織應急防治。即采取以無公害藥劑為主的應急性措施開展防治,嚴防擴散蔓延成災。對蟲害特別嚴重大面積暴發成災的區域,采用飛防和地面噴霧防治。對于發生面積較小且集中的地方,采取人工地面噴霧防治,堅決摒棄大面積單一飛防的依賴思想。對發生較輕的區域,大力推廣生物制劑防治和人工物理防治,適時開展生物防治、性信息素誘捕和黑光燈誘殺防治。在防治中,要特別注意避免對桑蠶、魚、蝦、蟹、蜜蜂、螞蚱等養殖區非靶標生物的傷害。
(三)認真落實防控責任。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魯政辦發[2015]2號文件精神要求,強化責任落實,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防控模式,建立高效工作機制,迅速行動,精心組織,強化舉措,扎實推進重大林業食葉害蟲防治工作。要按照政府和林業部門“雙線”目標責任書和制定的防控方案的要求,堅持“政府主導、屬地管理”的原則,加大松材線蟲病、日本松干蚧、美國白蛾、楊小舟蛾、松墨天牛等危險性有害生物防控力度。要突出抓好境內高速公路兩側樹木和重點部位重大食葉害蟲的防控,確保不發生大的災害事件。
(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