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村里有了農業產業園,養魚的同時還能種菜,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山東利津縣汀羅鎮陳家屋子村村主任陳召會高興地說。投資30萬元建成了全市首個占地20畝的池塘低碳流水養殖系統;投資200萬元實施了池塘標準化改造提升項目,大大改善了生產條件;投資200萬元,建設了占地100畝的陳家屋子精致農業產業園,開展魚菜共生、生態立體種養殖模式示范……陳家屋子村集體經濟一系列喜人變化,得益于該鎮的精準扶貧。

  近年來,汀羅鎮積極拓展扶貧思路,拓寬扶貧渠道。利用扶貧產業項目,積極推動項目扶貧。加快實施圣水循環生態示范園、津汀漁業等一批鄉村休閑旅游、實施1.4萬畝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千方百計推動建成投產達效,讓更多貧困群眾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積極引導區內無勞動能力、無種地意愿的貧困戶加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村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經營主體與貧困村、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不斷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帶動貧困戶持續增收、脫貧致富。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