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淄博淄川:窮村落變成“聚寶盆” 民宿經濟助力脫貧攻堅
來源: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5月16日訊(記者 江學俊 通訊員 閆盛霆 劉峰 仇慧清)“沒有鄉村民宿,就沒有俺的好生活,現在一年的營業額有十幾萬元呢!這真是做夢都不敢想的美事哩。”年近六旬的淄博市淄川區太河鎮夢泉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楊玉水在村里吃上了“民宿飯”。2019年,趁著村里開發夢泉景區搞鄉村民宿,他把兄弟四人的老院落整理成民宿,讓游客在老房子里體驗式住宿。“一到旅游旺季,有時一次能容納20多人呢。”楊玉水說。鄉村民宿讓楊玉水生活脫貧、掙錢兩不誤。

民宿經濟給廣大農村帶來了一抺美麗亮色,帶來了一股清新活力。建設精品民宿是推進旅游業轉型升級的需要,也是帶動脫貧攻堅的需要。
近年來,太河鎮夢泉村利用國家級傳統村落的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民宿,依托3A級景區——夢泉生態旅游區,相繼建設夢泉山莊民宿、幸福嵧民宿等精品工程5家,直接吸納村內建檔立卡貧困戶50余人,間接帶動貧困人口就業130余人,人均年收入1.1萬余元。夢泉村負責人李興貴介紹,“村里整合創業扶貧資金210萬元,建設高檔民宿和旅游產品開發中心,已帶動貧困戶123戶、貧困人口194人,年均增收490元。”過去靠種地為生的貧困戶,如今一下子成為拿房屋租金、務工薪金和收入現金的“三金農民”,鄉村民宿成為群眾致富脫貧的不二法寶。

太河鎮魯子峪村過去是出了名的窮村,全村有127戶,210名村民,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8戶,貧困人口180人,被認定為省定重點貧困村。2016年,該村利用申請到的100多萬元扶貧資金建設了“蕓弘山房”民宿,并組織成立淄博魯子峪鄉村旅游合作社負責管理運營,租用村民閑置的舊房子、破院落來進行集中修繕翻新改造,每年給予村民5000元租金。同時,村內村民還會免費獲得10股股份,年底按股分紅,不擔任何投資風險,進而實現全村共同脫貧致富。
民宿于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四個別具特色的庭院民宿赫然立在村內,已接待5000多名游客。目前5號、6號民宿庭院正在建設中,建成后可進行會議接待。過慣了“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子的村民們不會運營民宿,合作社又依托淄博景輝旅游公司來進行運營,利用旅行社為民宿拉動游客住宿,同時入駐美團、攜程等訂房APP,方便游客咨詢預訂。
“2019年民宿實現收入40多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6000元,通過民宿產業實現了脫貧的目標。”魯子峪村黨支部書記、主任侯言緒對通過民宿發展帶動脫貧成效非常滿意。
“一到節假日,我們的民宿直接是爆滿啊。我們已經建好的16套民宿全部對外營業,其他的將進行裝修,陸續開業。”太河鎮下端士村黨支部書記肖玉愛說道。下端士村從盤活閑置村內房屋資產開始,修舊如舊,鼓勵開辦“農家旅館”“農家餐館”“民俗園”等,依托產業扶貧,新建海棠山舍等5套民宿,新建餐飲中心,可接待100余人就餐,實現旅游餐飲住宿“一條龍”服務,通過固定收益方式,為全村貧困戶20戶25人進行分紅,年可分紅1100多元,貧困人口正大步邁向幸福生活。

民宿入駐后,還為就近的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拉動了當地的餐飲、土特產等經濟收入,實現老百姓在家門口就業創業致富。“目前村里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都在民宿內工作,一年工作150天,每人平均年底收益9000元,再加上平均每年1000多元的分紅,在解決了他們溫飽的同時,還能有富余的資金,也避免了村民離開家到城區就業的難題。”東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韓吉強表示。
東莊村在西河鎮東北部,位于淄博市最大的水源保護地——太河水庫上游西岸,是省“十二五”重點扶持貧困村之一。2016年,東莊村成立了東莊民宿。在民宿運營的第三個年頭,2019年增設了啤酒節活動,周末能吸引游客200人左右,目前村里有17套精品民宿可供居住。同時東莊村因地制宜,推行“以房養老”精準扶貧模式。成立東福來以房養老專業合作社后,老人、貧困戶將閑置房屋流轉到合作社,統一修繕后用于鄉村民宿開發,通過利益分成的方式,每戶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實現長期穩定脫貧。
在東莊民宿工作的貧困戶趙金芳高興地告訴筆者:“民宿建成后,解決了村里一些百姓的困難,只要想工作村里都會給安排,工資能夠保障平時生活,每年還能分紅。因為村內留下的都是一些老年人,剛開始還都不理解不看好,但在村民們分到第一筆分紅看到希望后,都支持繼續建設民宿,實現集體脫貧致富。”
隨著更多的村民加入,過去無人問津的村落如今發展成為有活力的民宿旅游村,民房變客房,村民變股東,淄川區通過進行民宿示范村的建設,間接帶動貧困群眾致富,一幅脫貧奔小康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作為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內容和新熱點的鄉村民宿,是推進全區旅游發展的重要抓手,是助力脫貧攻堅、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渠道。淄川區依托鄉村民宿實現了精準扶貧,截至2019年底,通過民宿項目安置近千名貧困人口就業,帶動1.3萬余人脫貧致富。”淄川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唐加福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