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同意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的批復,原則同意商務部提出的《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同意在濟南、青島和威海等28個省、市(區域)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全面深化試點期限為3年,自批復之日起算。
何為服務貿易創新?濟南為何入選?記者進行了采訪和梳理。

服務貿易或將成為經濟發展新支撐
“服務貿易過去是自然生長的狀態,不如制造業發展受重視,服務貿易的水平和層級都不高。近年來制造業發展進入瓶頸期,服務越來越成為國際貿易的重中之重,在過去制造業已達到的基礎上,服務貿易也可以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一名在濟南從事服務貿易行業多年的人士表示,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分為傳統領域和新型服務貿易,“傳統服務貿易行業包括運輸、建筑和旅游,常說的新興服務貿易包括金融、保險、軟件、信息服務業、知識產權等。”
過去,傳統服務行業和新興服務行業的比重失衡,三大傳統服務貿易行業占半壁江山,甚至比例過半。近兩年,新興服務貿易領域的行業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增長、增速越來越明顯,在服務貿易中占比越來越高。
“現在提出要創新發展試點,是因為在新興服務貿易領域,有很多管理體制機制不夠完善,包括業態、產業發展規則、國際規則等領域的不夠完善和健全。提出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概念,是希望在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試點城市,包括在特殊區域內開展一些體制機制的創新,例如出臺政策扶持相關服務貿易創新的試點試驗等。”濟南服務貿易行業人士表示。
此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將被作為一個重要的改革、創新的新領域,相關人士認為,甚至是“一個新的經濟發展支撐”。
記者注意到,2016年2月和2018年6月,國務院曾先后兩次發布《關于同意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的批復》,此次發布的是第三個版本。

11年前濟南就被列入服務外包示范城市
濟南為何能入選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這與濟南多年來積極發展服務貿易有關。
2009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問題的復函》,將包括濟南在內的20個城市確定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深入開展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試點,其中,濟南重點發展行業應用軟件開發、研發設計、數字內容等領域。
2017年,濟南曾印發《濟南市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預計2020年,全市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突破120億美元,其中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突破70億美元。當年,《山東省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方案》獲批,濟南、青島、煙臺、濰坊、威海五市入選首批試點城市。
此外,濟南在服務貿易創新領域一直積極主動作為。2019年底,山東中醫藥大學被商務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為首批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今年4月,齊魯軟件園入選首批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名單,成為山東唯一入選軟件園。濟南還有一批產業園區被列為山東省服務貿易出口基地。
作為一個內陸省會城市,濟南的制造業體系比較健全,但服務業發展水平和開放程度還有提升空間,濟南服務貿易行業人士認為,將濟南列入試點城市,在體制機制探索上也將有一定特殊作用。
(愛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