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南未來藍圖中,“通”是一個關鍵拼圖。

  做好“通”的文章,就是政府社會群眾聯系暢通、城市交通便捷順通、同世界各地開放連通,形成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通暢、便捷、高效、綠色的現代化交通網絡體系,聯動陸海、服務全國、聯通世界的綜合性樞紐,實現濟南的平安、法治、和諧、文明。

  一個“通”字,彰顯了城市理念——暢通政群關系,實現“心通”,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體現。一個“通”字,也蘊含了城市追求——“路通”,才能加強對內對外連通,加快城市“走出去”“引進來”的步伐,更好地融入世界舞臺、全國舞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駛上快車道。

  如今的濟南,正向著政通人和、通江達海的藍圖奮勇前行。

  實施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行動 讓濟南更好地連通世界

  交通是城市內連外通的重要紐帶,也是運送人流、物流的重要通道,對城市加快發展、深化對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v觀世界,每一座國際大都市無不是交通便利,通達四方。

  在最近出臺的《關于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行動的意見》中,濟南明確提出要實施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行動。

  跨越黃河,是濟南加快推進“北起”戰略,實現大城之夢的必然舉措。我市將加快“三橋一隧”建設進度,盡快實現鳳凰黃河大橋、齊魯黃河大橋、濟樂高速公鐵兩用橋、濟濼路穿黃隧道通車。新開工建設黃崗路穿黃隧道、航天大道穿黃隧道、濟濼路穿黃隧道北延、濟南黃河大橋復線工程。前瞻謀劃一批跨河橋隧,加快構建黃河南北交通“一張網”。

  讓城市更通暢,對外交往更便捷,需要多種交通方式的融合。我市提出,要構建“四網融合”快速軌道交通網絡。其中,要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融合發展,積極推進市域鐵路線建設,加快中運量軌道交通建設,推進城市交通互聯互通。主動對接國家規劃,不斷完善“米”字型高鐵網,全力推進濟鄭高鐵、濟萊高鐵、黃臺聯絡線建設,力爭年內濟濱高鐵、濟棗高鐵、德商高鐵開工建設,積極謀劃萊蕪至臨沂等高鐵項目。

  加快推進濟南軌道交通建設,著力提高市域交通通達性。

  連通世界,就要構建通達四方的交通網絡。我市將構建現代化國際空港樞紐。年內完成濟南國際機場北指廊和第二平行滑行道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濟南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推進空中走廊建設,適時開通和加密國際航線、沿黃各市間航線,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樞紐機場。加快推進小清河復航工程,高標準規劃建設濟南港,打造濟南出海黃金通道和城市新名片。

  暢通政府社會群眾聯系 入選“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一個和諧的社會,就要暢通政府社會群眾聯系。實現暢通的關鍵,在于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我市抓住市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不斷提升市民群眾的幸福感。剛剛過去的一年,全市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達到78%,20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中小學大班額問題有效化解、新增學位數全省第一,全國醫保電子憑證在濟首發,城市低保標準提升至全省最高。

  一切為了人民,也要一切依靠人民。每逢大事、難事,總會看到一座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的城市,看到齊心協力、共建家園的熱心市民。每天早晚高峰,穿上黃馬甲、拿起“電喇叭”和小紅旗的交通志愿者,成為這座城市最靚麗的風景線。雖然辛苦,但他們樂此不疲,“我們市民是城市的主人,能為濟南城市文明出把力,這點辛苦算啥?”

  心通,就要更好地暢通政群關系。作為全國標桿——濟南12345市民服務熱線已經成為黨委、政府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在濟南,遇到問題只需要撥打這個電話,就一定能得到職能部門的回復。

  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市政協探索打造的“商量”平臺,圍繞中心、問計于民,讓更多委員和群眾參與進來,共同為大局建真言、獻良策、出實招,促進更廣泛的共識,力求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當前的濟南,政通人和、心齊氣順。在全國文明城市測評中,濟南連續三年奪得28個省會及副省級城市第一名,文明城市創建“濟南經驗”得到中央文明辦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我市還入選“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幸福感指數排名全國第三。

  打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日益崛起

  融入世界舞臺,就要形成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更好地與世界接軌。

  改革激發新動力,開放釋放新活力。2019年,濟南實現了企業開辦“一日辦結”,“拿地即開工、建成即使用”模式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指數全國第七,政商關系健康總指數全國第九,市場主體總量達到115萬戶、增速全省第一,“在泉城·全辦成”成為濟南靚麗新名片。我市還持續深入推進開發區、國資國企等重點領域改革,大力推進城市規劃、產業發展、土地儲備和財政收支“四個統籌”,在全國副省級以上城市中第一個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在省內率先實現企業開辦“全城通辦”,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100%實現“不見面審批”。

  連通世界,需要高水平開放載體的支撐。濟南市將放大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溢出效應,努力推動山東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建設。發揮綜合保稅區引領作用,完成濟南綜合保稅區、濟南章錦綜合保稅區產業規劃布局。加快推進中國(濟南)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推動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疊加聯動,加快推進綠地(濟南)全球商品貿易港、“一帶一路”黃金產業金融中心等載體建設。加快中日、中德、中意等濟南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推動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濟北經濟開發區創建“國際產業生態園”。

  建設國際大都市,就要營造國際化的服務環境。濟南市將協調推動更多使領館、國際組織和各類國際商協會、全球第三方檢測認證等國際機構入駐。推進濟南簽證中心建設,研究制定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仲裁及爭議解決機構設立業務機構登記管理暫行辦法,加強國際仲裁院建設。

  ……

  未來,政通人和、通江達海的美好藍圖令人期待——到2025年,市域高鐵通車里程達到600公里左右,軌道交通通車里程達到300公里左右,國際航線達到65條,境外世界500強突破100家;到2035年,國際綜合性交通樞紐基本建成,國際化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濟南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