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興,則經濟興;工業強,則競爭強。東港區做好搭建平臺、政策促進、外引內育“三篇文章”,發力“工業強區”,工業經濟回升向好,實現平穩運行。
搭建平臺
一區多園促發展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產業、關鍵在項目、抓手在平臺。
東港區扎實推進園區開發建設,以空港經濟開發區為依托,以實施“工業強區”戰略為抓手,以園區建設為載體,深化實施“一區多園”管理模式,全面優化園區布局。
日照空港經濟開發區“最高樓”——日照空港科創中心,目前正在進行內部精裝修施工,計劃于今年10月份交付使用。
日照空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騰飛介紹,中心總投資2億元,總占地面積40畝,總建筑面積4.85萬平方米,主要定位為園區政務服務中心、企業辦公中心、總部經濟、科技研發、科技孵化、商務交流、會議會展、酒店餐飲等功能。
這座正在裝修的大樓,尚無企業真正在此辦公,但已經開始產生稅收。7月,更是有20家企業組團集中簽約,“坐等”交付后真正入駐。目前已實現29家企業簽約入駐,將注冊地“注”在了日照空港科創中心。入駐企業今年上半年實現地方稅收400余萬元,預計全年可實現地方稅收1000萬元以上。
曙光科技文化小鎮項目一期占地450畝,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概算投資10億元,計劃建設航空產業會展中心、曙光紅色教育基地、航空產業會展中心、曲河濕地公園、產業基地模塊、地質環境綜合治理及曙光新型社區等板塊。目前,曙光小鎮產業基地3.4萬平米標準化廠房和5.1萬平米潔凈廠房正在建設,實現項目落地零緩存、零等待。
日照市空港土地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岳登合說,標準化廠房可以緩解企業建廠建設壓力,大大縮短審批建設周期,讓企業專注產品研發、迭代和市場開拓中。目前,已有三個項目“相中”這里并簽訂協議,包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一個科研轉化項目。
這是東港區堅持邊建設邊招商理念的一次“落地”。東港區同步推進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多次開展外出招商、敲門招商、以商招商,逐步提升項目的關注度、吸引力和競爭力。
聚焦“十大攻堅”,東港區成立了10個攻堅專班,其中,成立了工業園區開發建設工作攻堅專班,全力靠上進行項目攻堅,統籌推進空港經濟開發區、鋼鐵配套產業園、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基地水電路訊暖等基礎設施建設。
出臺政策
真金白銀謀實效
東港區舞起政策“指揮棒”,拿出工業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的“真金白銀”。今年7月,東港區出臺了《關于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十二條政策》。
東港區工信局局長韓宏偉介紹,制定出臺《關于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十二條政策》,主要是為了彌補短板、激發潛能,推動工業經濟提速發展。
《十二條政策》的制定,根據市、區發展工業的文件為指導,結合全區工業基礎情況,參考周邊區縣及外省發達地區的政策意見,主要考慮突出政策的導向性,突出工業企業在科技創新和智能化技改方面,通過扶持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加大對效益好和高成長性企業的扶持力度,支持工業企業做強做優。
這些政策的制定,也是對過去一些零散的工業扶持政策的整理,并結合該區工業企業偏小偏弱的實際,對政策條款進行了修改、細化,以方便工業企業針對自身實際,對照政策進行申報,確保政策真正落實到位。
《關于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十二條政策》共分5大部12條,涉及企業做強做優、技改投入、科技創新、品質提升、融合發展等內容。計劃區財政通過每年撥付2000萬元左右的工業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對企業在做大做強、技改研發、品質提升等方面進行獎勵和補助,通過政策引導,鼓勵企業加快設備更新,加大研發力度,提高企業科技含量,推進企業提檔升級,轉型發展。
外引內育
雙管齊下共助力
東港區外引內育,既積極開放地從外部招引種子項目,又注重在本地土壤培養潛力股。
以東港區鋼鐵產業園為例,這里本著“大能源、大金融、大服務”的理念,聚力打造東港工業樣板。圍繞鋼材精深加工產業、鋼鐵配套服務業、鋼鐵下游延伸產業等6大板塊抓招商,產業園著力拉長產業鏈條,10余個新招引項目相繼落戶,目前,鋼鐵產業配套項目達30余個。根據規劃,到2025年,產業園高端裝備產業年產值將達到43億元,打造8家以上年產值過億元的企業集團。
正在建設中的三奇國家級醫療器械應急產業園項目,施工車輛熱火朝天地作業,廠房、道路、水電等各項工程扎實推進。
產業園項目按照工業4.0標準打造的醫療器械產業園區,其定位為國內最大、國際知名的應急醫療器械生產基地,以及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國家應急物資儲備基地。目前已被列為國家、省“強弱項、補短板”重點項目,。
東港區還在加快推動比特智能等企業“退城進園”,培育一批“專精特新”“瞪羚”“隱形冠軍”企業,力爭今年在新三板掛牌或企業上市方面實現新突破?! ?/p>
東港區全力做好項目招引、落地、建設等工作,盯緊盯牢項目推進,發揚“店小二”精神服務好項目,搶抓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增發機遇,快速推進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增強園區對工業發展的承載能力,推動全區工業可持續發展。
政府“送暖”,項目“花開”?!叭恼隆睍鴮懴拢瑬|港正構筑起“工業強區”的新圖景,為“經濟豐收”注入著蓬勃的活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