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鋼片區控制性詳規出爐后,片區綠芯——濟鋼中央森林公園項目緊鑼密鼓提上日程。近日,建設單位濟南城市投資集團決定先行啟動中央森林公園項目綠色生態基礎設施準備工作,標志著濟鋼片區的開發建設落地的大幕開啟。據了解,中央森林公園面積44.92萬平方米,規模相當于現有的泉城公園,公園綠化率達到86.33%,是名副其實的片區綠色生態核心。 

  東城綠芯將是工業文明轉型標桿

  東部新城區是濟南市城市發展和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區域之一,建設東部城市副中心是城市發展的必然需求。濟鋼片區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0.49平方公里,西側緊鄰新東站核心區,北距濟南遙墻機場和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各約10公里,西南距濟南中央商務區約8公里,片區位于空港、高鐵、高速、高架路的交會區域,處于新舊動能轉換區的橋頭堡,具有促進經濟發展的交通區位優勢。

  濟鋼片區城市設計效果圖

  在濟鋼片區控制性詳規中,濟鋼片區目標定位“泉水山水現代演繹、東部協同發展核心、工業文明轉型標桿,打造濟南東部次中心協同發展載體、泉城生態當代再現的示范標桿”,整體規劃形成“一芯、一環、兩帶、多組團”的空間結構。

  據濟南城投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一芯”即結合工業遺產打造都市文化公園;“一環”即聯通華山白泉景觀廊道、串聯鄰里中心與中央綠芯的生態慢行綠環;“兩帶”即工業北路產業發展帶、韓倉河生態景觀帶;“多組團”即由綠環、綠軸分割成多個居住、商務組團。從點到面全部都是以綠色生態為引領,將整個片區通過綠色生態進行功能區分和互聯。

  規模堪比“泉城公園”,老工業區變“秀帶”

  濟南有寶貴而豐富的保留工業建筑,如何在進行有效保護的同時,挖掘出其合理利用的價值?在濟南城市投資集團有關負責人看來,園林綠化作為有生命的城市基礎設施,承擔著生態環保、休閑游憩、景觀營造、文化傳承及防災避險等多種功能,是實施“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載體和重要內容。因而,在老工業區濟鋼片區的開發建設中,堅持綠化生態建設先行,推動“工業銹帶”變“生活秀帶”。

  中央森林公園景觀方案效果圖

  濟鋼中央森林公園,處于濟鋼片區的核心區,項目總占地44.92萬平方米,面積相當于泉城公園,是名副其實的濟鋼綠色生態核心。公園綠化率達到86.33%,以森林為公園的設計基底,建成后將成為片區的生態綠肺,塑造片區的自然生態文明及宜居的片區人居環境。在景觀方案設計中,公園中心區域將打造起伏的高地、花谷,將自然野趣在公園內進行真實還原,讓生活在城市的人們能夠出門咫尺之遙回歸自然野趣,體驗不一樣的綠色生態生活。平坦的環形道路及穿插其中的園路、棧道、健身球場、跑道,讓早晚健身、休閑的人們都找到放空自己的靜謐心靈領地。

  規劃四大景觀區,形成三大主題游線

  中央森林公園規劃四大景觀區,韓倉河景觀河道貫穿整個濟鋼片區。

  根據景觀設計方案,公園規劃為綠丘森林區、活力悅動區、文化核心區、文化互動區,內部形成三大主題游線,分別為生態慢行游線、休閑健身游線以及文化娛樂游線。

  以中央森林公園為核心,濟鋼片區向外輻射五大軸線,分別為社區運動軸、林蔭景觀軸、濟鋼文化軸、韓倉河生態軸和社區休閑軸,北與白泉濕地公園,南與鮑山公園遙相呼應,共同打造東城景觀節點。

  其中,3200立方米高爐是濟鋼幾十年發展的縮影,也是濟南工業文明的印記。在景觀規劃中,位于公園東南側的3200立方米高爐高高聳立,與公園的綠色生態交相輝映。環繞高爐的疊水景觀不僅為中央公園增加了幾分優雅和靈氣,優雅靈動的空間將工業文明遺址和現代生態文明景觀實現了有機銜接。

  除了3200立方米高爐,綠丘森林區也是整個公園景觀的一大亮點,融森林綠道、森林棧道和林下騎行于一體。公園在設計上還體現了“三環聯動、四季不同”的理念,文化活動環、綠色健身環、活力悅動環在不同的季節相互呼應,突出春賞花、夏林蔭、秋楓韻、冬藝術和節慶活動。公園東側后續還將重塑穿越整個片區的韓倉河河道,沿河兩岸將建設集景觀、健身綠道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景觀風貌帶,為片區生態文明建設再添加濃重的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