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頔
比賽剛剛開場,身著魯能配色球衣的梅西在門前小角度射門,球進啦——盡管梅西本人聲稱要留在巴塞羅那,但這并不影響他在虛擬的電競賽場上自由馳騁。作為中國濟南·藍海領航第一屆電競節的重頭活動,騰訊2020年FIFA Online4職業聯賽S7賽季總決賽于9月5日、6日在濟南舉行,將梅西“派上場”的魯能泰山SC電競戰隊最終獲得冠軍,讓人感受到電競的體育魅力與產業前景。

電競現場,比賽正在進行中。 賽事方提供
“好球!漂亮!”每當足球被射入球門取得得分,觀戰的隊員都會爆發出一陣歡呼,他們統一身著橙色隊服,屏息凝神地關注著比賽走向,時不時地給場上隊員加油鼓勁。這并非一場現實中的足球賽,而是足球電競的比賽現場。
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傳統體育賽事和盛會紛紛按下“暫停鍵”。然而作為“線上運動”的代表,電競這項新興的體育項目,卻在逆境中迸發出旺盛的生命力。《2020全球電競運動行業發展報告》顯示,今年疫情期間,宅家生活帶來充裕的空閑時間,我國預計新增2600萬電競用戶,全年中國電競用戶預計將達4億,同比提升14.3%。巨大的用戶基礎也帶動電競產業迅速發展。《2020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實現電子競技游戲營銷收入719.36億元,同比增長54.69%。
電競人才的培養是電子競技產業發展的關鍵,山東不僅有魯能泰山SC這樣優秀的戰隊,在人才培養方面,也走在全國前列。2019年3月,山東體育學院獲教育部正式批準成為首批設立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本科專業的普通高等院校,并于同年招生,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個已投入實際教學階段的電競本科專業。
作為電競教育的開拓者,在本次電競節上,騰訊電競FIFA品類、山東體育學院、藍海電競還進行了三方簽約,將圍繞電競教育、數字體育等方面構建電競+體育+產業+教育新模式的電競新思路,豐富體育足球文化,讓電競與傳統體育實現真正融合。
“電競選手只是電競行業的一個組成部分,近年來,電競行業誕生了很多新職業,行業總體人才缺口很大,產業發展也有很大的空間。”邦尼集團董事長董新建介紹,從電競專業畢業的本科生,未來不一定全部從事電競行業。通過電競專業培養出的手眼協調能力、精準操控能力,可以讓他們很容易地轉到一些人機協同的工作崗位,比如無人機操控員。
和通信技術相伴相生
電競產業并非只是藍圖
作為山東電競行業的領軍企業,邦尼集團旗下15000平方米藍海領航國際電子競技基地,引進電競國際賽事、打造網紅帶貨直播基地和直播平臺,目前已經簽約8000人,吸引相關上下游企業20余家進駐,致力于成為省內首個具備完整電競產業鏈的專業電競產業基地、生態體系。
電競產業的發展并非只是藍圖,韓國已經給出了很好的示范。從最初將星際爭霸從游戲上升到競技的高度開始,韓國的電子競技產業就扶搖直上,最終成為與汽車、鋼鐵等產業并列的國民經濟支柱之一,每年帶來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收益。
在中國,電子競技還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自從國家定義電子競技為體育項目之后,行業環境變得越來越好。“電競屬于信息產業的大范疇,可以拓展到上下游的很多細分行業。”董新建認為,電子競技可以把多方資源整合,包括游戲研發、網絡平臺構建、電競綜合服務平臺、網絡和電視直播、贊助企業,再到IT行業等都密切相關,是一個多元融合發展、多方受益并且和新基建密切相關的產業。
曾經在郵電系統工作過的董新建以通信與電競在產業上的相互促進作了舉例說明:通信技術和電子競技一直相伴相生、融合發展,每一代通信技術的變革都為游戲和電競產業帶來巨大的推動力。4G時代對電子競技產業的發展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多款國民級移動游戲由此得到了廣泛傳播,電競直播也因此繁榮。隨著5G與虛擬現實(AR)、人工智能(AI)等技術的融合應用,將為電競帶來令人驚嘆的表現形式和巨大的產業空間。
文體旅融合發展
多地爭相布局電競產業
在龐大的電競用戶基數下,中國電競已進入用戶情感培養、商業價值開發和細分市場運營的階段。據預測,中國今年將超過北美,貢獻全球電競市場最大份額收入,占全球總收入的35%,電競正成為國內城市爭相布局的產業板塊。
海南省最早把推動電競產業發展作為促進新興文化體育消費的一項重要內容,去年就發布了支持電競產業發展的“海六條”,在資金、人才、稅收、免簽、賽事審批和轉播上逐步完善和推出相應支持政策。這樣的系列政策讓電競與城市的結合從過去的單點合作變得廣泛而系統。一方面電競有了最好的承載場地,有良好的產業落地政策,可以吸引很多當地有實力有意愿投入電競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電競給城市帶來年輕群體的聚集,新興產業的聚落,最終使得電競與城市相互成就,實現電競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坐擁各種優質資源的京滬也在發力電競產業。北京提出發力建設“網絡游戲之都”,舉行了“電競北京2020”系列活動,其中8月16日晚落幕的王者榮耀世界冠軍杯總決賽,2000張門票8分鐘內告罄、線上平臺直播觀賽達3.5億人次。今年7月,上海浦東新區宣布落戶30個重點電競項目,涵蓋了從場館、賽事到企業的各個產業門類,預計帶動區域電競游戲產業新增百億元營收。
在這方面,濟南也不甘人后。作為中國軟件名城,濟南擁有良好的網絡技術和產業生態優勢,全市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達3600億元,這為之后電競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極速網絡體驗和技術保障。濟南市也提出將以此次電競節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政策扶持和產業引導,搭建多層次電競賽事體系,推動游戲研發、電競教育、精品賽事、電競直播、電競文創全產業鏈發展,加快打造“電競產業之都”。
濟南市體育總會秘書處處長周啟介紹,濟南將不斷引進電子競技項目,豐富賽事結構。在此基礎上,以賽事為支點,推動相關產業招商,完善配套資源,并逐步建成一個集賽事活動、運營管理、產品研發、游戲體驗、人才培訓于一體的電競產業生態圈。
處在風口中的電競行業,隨著IP化發展加速,越來越契合文旅融合的發展方向。比如本次在濟南舉辦總決賽的FIFA Online4職業聯賽,未來就可以和這座體育名城有更緊密的文旅合作。首先可以從歷史出發,利用“蹴鞠”概念,對接傳統文化,打造系列文創。其次,將“足球+電競+音樂”融為一體,打造濟南足球競技狂歡節。此外,借助魯能泰山SC電競戰隊的本土優勢,舉辦球星線下見面會,與粉絲同場電競。
電競“入亞申奧”,深度融入體育世界
東京奧運推遲、各大賽事停擺、逐步空場復賽……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體育行業遭遇重創。逆境之中,電子競技憑借“在線”優勢,成為體育界的一抹亮色。幾年前,人們還在探討“電競算不算體育”,而今,“如何深度接軌電競”已成為體育界的熱門課題。
簡單來說,電子競技運動是利用電腦作為載體,進行人與人之間的對抗運動。電子競技運動有兩個基本特征:電子和競技。“電子”是指其方式和手段,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都需要相應的器材和場地,電子競技就是借助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各種軟硬件以及由其營造的環境來進行,這類似于傳統體育項目中的器材和場地,也是電子競技與傳統體育運動的不同之處。“競技”指的是體育的本質特性,即對抗。作為一個體育項目,對抗是最基本的特征。電子競技運動有多種分類和項目,但共同核心一定是對抗、比賽。
通過電子競技運動,不僅能鍛煉參與者的思維能力,還能提升參與者的四肢協調能力和意志力,培養團隊精神。電子競技運動雖然是在信息化環境中進行的,但要遵循統一的比賽規則,保證絕對公平的對抗。如同象棋、圍棋等棋藝類非電子比賽一樣,電子競技也正培養出越來越多的職業選手。
就電子競技的體育內涵來說,其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精神與傳統體育項目的精神是一致的。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孕育誕生了許多新的運動項目、運動方式,電子競技正是其重要體現,特別是其概念和內涵的不斷發展,對豐富和發展體育運動項目、拓展體育精神有其獨特作用。
早在2003年,電子競技就被國家體育總局正式確定為第99個體育運動項目。隨著科技不斷發展,電子競技也已經發展了十多年,隨著行業的規范化,電子競技已經成為現代人與人之間的競技運動之一,展現出豐富的體育精神。
在體育運動范籌內,由于電子競技的競賽性特點與傳統體育相似,而且也大量吸收了傳統體育競賽的原則、比賽方式方法、各種成功經驗及奧林匹克的公正公平體育精神。2017年10月,國際奧委會在第六屆峰會上宣布,同意將電子競技視為一項“體育活動”。
獲得了“體育活動”的國際認可后,電子競技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2018年8月,電子競技以表演賽的形式首次被納入亞運會體系,中國代表隊在雅加達以2金1銀的成績完美收官。此外,在即將到來的2022年杭州亞運會上,電子競技將成為正式比賽項目,電競選手也將獲得更多為國爭光的機會。
在電競與體育的互動之下,電競項目進入奧運會的話題也一再引發熱議。根據《2020年全球電競運動行業發展報告》的調查,中國電競用戶最支持電競入奧,有61%的用戶認為電子競技應該進入奧運會,僅有3%持反對態度。亞奧理事會終身名譽副主席、國際電子競技聯合會副主席魏紀中認為,電競進入奧運會“是遲早的事”。“這是一個時機問題,現在的趨勢是,電競已經開始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一些運動會中成為比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