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9月15日訊 9月15日,隨著淄博市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AED)設置暨捐贈啟動儀式在淄博市政務服務中心舉行,全市公共場所AED設置工作拉開帷幕。淄博10月底前將安裝60余臺AED,后續,淄博市紅十字會將聯合淄博市衛生健康委開展心肺復蘇和AED操作培訓,淄博市醫療急救指揮中心將搭建AED智慧管理平臺,推出AED地圖,方便群眾快捷使用。

  在啟動儀式現場,省、市領導為淄博市政務服務中心AED揭牌。

  淄博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王愛軍在致辭中介紹,淄博公共場所AED設置工作剛剛起步。今年以來,淄博市紅十字會在爭取財政資金獎補的基礎上,積極動員愛心企業支持AED設置工作。60余臺AED主要投放在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計劃10月底前全部安裝到位。后續,淄博市紅十字會將聯合市衛生健康委逐個設置單位開展心肺復蘇和AED操作培訓,確保設置單位人人都會使用。

  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最嚴重的疾病,因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在主要死亡順位中列第一位。據統計,中國每天至少有1500人因為心臟驟停離開人世,其中90%發生在醫院外,搶救成功率不到1%。專家表示,成功搶救猝死患者心臟驟停的黃金時間是4分鐘之內,心臟驟停如果能及時發現并正確的救治,可以大大提高存活率。而正確的救治,除了普及心肺復蘇方法外,在公共場所設置自動體外除顫器,也是很重要。

  自動體外除顫器簡稱AED,被稱為心臟驟停“救命神器”,是一部能夠自動監測患者心律、并施以電擊使心臟恢復正常運作的急救儀器。使用AED是迄今公認的院前制止心源性猝死有效方法。

  淄博市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肖洪濤表示,當意外發生時,能夠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搶救或者能夠就近找到自動體外除顫器進行心臟電擊搶救,就能為生命爭取更多時間,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淄博在公共場所投放AED,既是保障群眾生命安全的需要,更是城市文明進步的體現。

  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為了讓廣大市民掌握AED的使用方法,淄博市紅十字會將陸續開展公益培訓。

  現場,公益組織成員沈琳演示了AED的使用方法,她介紹,AED使用非常簡單,沒有醫學基礎的人也可以根據語音提示進行操作。首先,取出AED,打開AED開關(按下電源開關或打開蓋子),按照語音提示或機殼上的圖樣、電極板上的圖片說明連接電極片,將電極板插頭插入主機插孔,AED開始分析心律(此時,任何人不要接觸患者),如果AED建議電擊,按下除顫按鈕(此時,任何人不要接觸患者),心肺復蘇配合AED使用,直至患者恢復呼吸心跳或急救人員到來。

  現場演示AED的使用方法。

  另外,為發揮好AED設備急救功能,淄博市醫療急救指揮中心將搭建AED智慧管理平臺,后續還要推出AED地圖,方便群眾快捷使用。

  淄博市紅十字會和淄博市衛健委呼吁更多的愛心單位和個人關注支持AED設置公益項目。期待用5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全市主要公共場所AED全覆蓋。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記者 任靈芝 通訊員 趙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