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楊璐 張泰來 杜亞慧
9月17日晚7時,大型問政節目《問政山東》再次開啟。濟寧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就人民群眾關心、社會普遍關切的問題,直播問政。針對反映的現象,濟寧市政府負責人現場“答題”。
小汶河位于濟寧汶上縣和泰安寧陽縣交匯處。當地居民反映,河道兩岸被傾倒了大量的白色物質,是加工石料所產生的鋸泥。而且這些鋸泥從2014年、2015年就開始傾倒。

問政記者9月2日在汶上縣崔河村附近發現,村子北邊的部分河道里和岸邊都被一大片白色的污泥覆蓋,河水被染成了灰白色,還有一些石材廢料堆在河邊壘成的小山。
知情人透露,開采加工石材時,為了防止鋸片過熱,要用水降溫,用化學藥品潤滑,這樣液體和石粉就形成了鋸泥。盡管這種鋸泥是一種物理變化物質,但排到河流、池塘和水庫后,鋸泥經沉淀會嚴密封堵水底,對水體產生污染。

汶上縣白石鎮政府工作人員聲稱,不像你們說的什么,就是護坡,且這屬于寧陽的管轄范圍。

隨后,記者又找到了寧陽縣國土資源局鶴山所,寧陽縣國土資源局鶴山所工作人員說,“中間這塊這點是汶上的”。

問政現場,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宋華東回應說,鋸泥是石材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粉末狀固體廢物,處置不當肯定是有污染的,隨便倒進河道肯定是不允許的。“群眾反映我們睜一只眼閉只眼,這是對工作作風、工作方法和工作效果的直接追問,節目之后要立即進行核查。看看有沒有推諉扯皮,履職不到位,管控不到位,甚至與違規企業有相互勾連的等相關問題。如果有要嚴厲查處。下一步工作中,我們一定要睜大眼睛,對這些問題零容忍,重拳出擊,給群眾一個滿意交代。”

問政現場,濟寧市市長林紅玉稱,看了短片后感到“觸目驚心,甚至十分震驚”。個別企業隨意傾倒垃圾,肆無忌憚。“從片子中看到我們鎮政府的同志,竟然說用于護坡。地方職能部門監管不到位,視而不見,甚至形同擺設。”
林紅玉表示,對不顧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只顧自己掙錢的企業,要嚴厲打擊,甚至取締。對不作為、亂作為甚至不履職的干部要嚴肅問責。“明天我要帶隊到現場,三天之內要拿出整體處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