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山東港口煙臺港獲悉,借助自動化碼頭優勢,煙臺港在一年時間內,四次刷新鐵礦石裝卸紀錄。智慧港口作為現代信息技術與第四代港口創新集成應用的結果,是港口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優化營商環境的必由之路。煙臺港通過“大碼頭+自動化”等優勢疊加,持續做好鋁礬土、鐵礦石等散雜貨裝卸作業,為鐵礦石等散雜貨裝卸作業創造優越的營商環境,鐵礦石接卸效率繼續領跑世界。

  近年來,隨著鋼鐵消費需求日益收縮,冶煉行業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鋼鐵企業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對精細化生產和作業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東港口煙臺港與淡水河谷合作的BRBF礦石憑借著混配穩定高、鐵含量誤差量低等優勢脫穎而出,獲得客戶認可。

  在山東港口煙臺港西港區礦石碼頭60萬平方米專業化堆場,眺望整個作業現場,鮮少看到工人身影,各個機械井然有序地互相配合作業。通過遠程操控的卸船機抓取貨物后放到料斗中,再通過皮帶機、斗輪機等一系列遠程操控的機械將貨物放入堆場,整個過程簡潔高效,一氣呵成。

  早在2015年7月,山東港口煙臺港瞄準鐵礦石市場,著手進行混配鐵礦石業務。依托40萬噸級礦石碼頭為基礎,煙臺港積極探索自動化碼頭配套建設,為鐵礦石等散雜貨裝卸作業創造優越的營商環境。

  把礦粉當面粉管,混配精度精益求精。在巴西淡水河谷鐵礦石自動化混配作業中,煙臺港技術開發人員通過自動堆取料作業模型的建立,利用GPS技術提高大機激光掃描儀三維成像精度,在實現了堆取料機自動作業的同時,保證目標值與取樣檢測值偏差在精確范圍之內,混配質量位列國內港口三甲。“在礦石混配業務方面,煙臺港是值得信賴的伙伴,我們期待在未來的歲月里合作共贏。”巴西淡水河谷中國區負責人表示。

  借助自動化碼頭優勢,煙臺港在2019年9月-2020年9月的一年時間內,四次刷新鐵礦石裝卸紀錄。2019年9月,煙臺港創下鐵礦石單船裝卸紀錄10860噸/小時。2020年2月,一舉創出單船裝卸效率12196噸/小時。2020年8月,紀錄為12438噸/小時。2020年9月中旬,煙臺港迎來以煙臺市命名的32.5萬噸礦砂船“ORE YANTAI”輪首航,經過25小時緊張作業,創出12779噸/小時的新紀錄,標志著山東港口鐵礦石接卸效率繼續領跑世界。“對接‘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不是一句空話。國外碼頭能做好,我們能做得更好!”負責碼頭自動化建設的團隊成員說道。

  目前,煙臺港形成連鎖聯動作業,其中3臺卸船機,6臺堆取料機、3臺取料機、2臺裝車機、1臺裝船機和34條皮帶機等都已實現了單機自動化控制,將通過“大碼頭+自動化”等優勢疊加,持續服務好鋁散雜貨裝卸作業。

  未來,煙臺港將憑借山東港口一體化平臺的開放性,在做好外貿窗口的同時,向內陸拓展腹地范圍,構建適應多種應用場景、具有多邊界屬性的“物流+金融+貿易”體系,進一步優化山東港口營商環境,為山東港口建設“港通四海、陸聯八方、口碑天下、輝映全球”的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添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梁瑩瑩 通訊員 嚴綱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