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云回來了。山東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信息發布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日15時,山東16市中14市空氣質量達到優級別,2市空氣質量為良。省生態環境、氣象部門聯合預報稱,今起3天空氣質量較好,但是24日起山東或再現中度污染天氣。

上一輪“橙警”應急 山東削減14%左右PM2.5
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11月14—17日山東省經歷了一輪重污染天氣過程,13市及時發布預警,啟動應急響應,其中濟南、淄博、棗莊、東營、煙臺、濟寧、泰安、臨沂、德州、聊城、濱州、菏澤12市發布橙色預警,日照市發布黃色預警。根據空氣質量預報結果和實際狀況,各市于11月17日陸續解除重污染天氣應急并停止應急響應。
新時報記者從20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日,經省政府同意,省生態環境廳等9部門聯合印發了《山東省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實施細則》將重污染天氣應對作為秋冬季攻堅的一項重點工作,在近期山東省剛剛經歷的一輪重污染過程中,應急是否發揮了實效?
“此次應急響應期間,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共出動執法檢查人員2.1萬余人(次),檢查企業2萬余家(次)、施工工地0.6萬余個(次)。”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周杰介紹,從重污染天氣應對效果看,據測算,通過積極采取應急減排措施,本輪應急期間全省顆粒物、二氧化硫、NOx、VOCs累計減排總量分別為6255.1噸、594.3噸、3139.0 噸、1075.7 噸,全省PM2.5濃度削減14%左右。發揮了很好的“削峰”作用,有效降低了重污染天氣污染程度,減輕了重污染天氣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影響。
26日山東部分城市或出現重度污染
山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省氣象臺20日聯合發布預報稱:20日至23日,受多股冷空氣影響,擴散條件較好,東部地區以優良為主,西部地區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24日至26日,擴散條件較差,污染物持續累積,內陸地區可能出現一次輕至中度污染過程,其中個別城市在26日可能達到重度污染。27日,受冷空氣影響,擴散條件較好,污染過程有望結束。28日至29日,受冷空氣影響,全省以優良為主,部分城市可能出現輕度污染。

“如遇重污染天氣,我們將加密會商,研判空氣質量變化形勢,及時為領導決策提供技術支持。”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預報室主任張淼說,目前預報主要包括兩類,即未來省域內分區空氣質量形勢預報和城市空氣質量精細化預報。未來省域內分區空氣質量形勢預報主要是指省內半島、魯中、魯西北、魯南四個區域的空氣質量變化情況,包括天氣條件、污染遷移等信息;城市空氣質量精細化預報主要是指各市未來空氣質量具體情況,包括空氣質量指數(AQI)范圍和首要污染物。兩個預報制作完成后,都會實時在省生態環境廳網站向社會公開發布。
●相關新聞
山東治塵劃出“硬杠杠”:各市降塵量不得高于9噸/月·平方公里
《實施細則》結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明確了各市空氣質量改善目標,規定了重污染天氣應急、清潔取暖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工業污染源治理、移動源污染管控、面源污染管控6大重點任務,并提出了相應工作要求。
《實施細則》的總體目標綜合考慮2020—2021年秋冬季橫跨“十三五”和“十四五”兩個階段,以及2020年一季度空氣質量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實際情況,對7個傳輸通道城市分階段提出了空氣質量改善目標要求,同時也對9個非傳輸通道城市提出達到相應年度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的要求。
秋冬季期間,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市7個傳輸通道城市階段性目標:2020年10—12月,細顆粒物(PM2.5)濃度控制目標分別為65、67、72、63、67、59、69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數控制目標分別為3、4、3、5、4、4、5天;2021年1—3月,PM2.5濃度控制目標分別為79、81、84、81、86、79、90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數控制目標分別為8、10、10、10、12、10、11天。其他9個非傳輸通道城市達到相應年度空氣質量改善目標。
《實施細則》鼓勵各地繼續推動實施“陽光施工”“陽光運輸”。將揚塵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納入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系,情節嚴重的,列入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提高城市道路水洗機掃作業比例,加大各類工地、物料堆場、渣土消納場等出入口道路清掃保潔力度。各市平均降塵量不得高于9噸/月·平方公里。加強企業堆場、港口碼頭揚塵污染控制,各市要于2020年12月底前完成港口碼頭揚塵污染問題綜合整治。
●攻堅重點
《實施細則》的六大重點任務
一是強化重污染天氣應對。實施差異化應急管控,修訂并公開應急減排清單;加強區域應急聯動,對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等提出具體措施。
二是大力推進清潔取暖。要求加快推進散煤替代工程,確保氣源、電源穩定供應。對已經實施散煤替代的地區開展巡查,嚴防散煤復燒;對暫未實施清潔取暖的地區,嚴厲打擊劣質煤銷售,確保行政區域內使用的散煤質量符合標準要求。
三是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要求全省鋼鐵、焦化、地煉、化肥等產業完成壓減過剩產能和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建立項目臺賬。對“散亂污”企業實施動態清零,堅決防止死灰復燃、異地轉移現象。
四是加強工業污染源治理。依法依規加大燃煤鍋爐淘汰整治力度,加快淘汰產能落后爐窯;全面加強鋼鐵、建材、有色、焦化、鑄造等重點行業企業無組織排放治理,堅持“夏病冬治”,持續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治理。
五是強化移動源污染管控。繼續推進“公轉鐵”重點工程,對非道路移動機械繼續實行編碼登記;持續打擊和清理取締黑加油站點、流動加油車,查處生產、銷售環節的劣質油品,對不達標的在用車用油品進行追蹤溯源。
六是嚴控面源污染。繼續強化各類施工揚塵管控措施,加強企業堆場、港口碼頭揚塵污染控制。《實施細則》要求,各市、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細化分解目標任務,明確時間表和責任人,積極落實相關任務要求。秋冬季期間,將對每季度空氣質量改善幅度達不到目標任務、重點任務進展緩慢的市,實施公開約談和量化問責。
●天氣預報
濟南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
今天部分地區有雨夾雪
一場大雨過后,濟南氣溫驟降。截至11月20日16時,濟南市區最高溫度僅8.6℃。市氣象臺20日下午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今年下半年首場雨夾雪要來了。
市氣象臺發布的具體預報如下:20日夜間到21日白天陰轉小雨,部分地區雨夾雪,降水概率70%,北風3級,21日早晨最低氣溫2℃左右,21日最高氣溫6℃左右。21日夜間陰,大部地區有雨夾雪,降水概率70%,22日陰轉多云,北風3—4級,陣風6級,最低氣溫-1—1℃,最高氣溫7℃左右。23日多云轉陰,北風轉南風2—3級,最低氣溫濟陽區、商河縣-4℃左右,市區及其他區縣-1℃左右,最高氣溫6℃左右。24—25日多云轉陰,南風轉北風3級,最高氣溫9℃左右。26—27日多云間晴,北風3—4級,氣溫略有下降。
(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