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景毅

  剛剛邁進冬月大門的青島朔風凜冽,一條關于交通出行的消息卻讓這座城市再次沸騰。

  12月15日,承載厚望的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同步試乘,此前尚未“嘗”到地鐵紅利的膠州灣北岸也因此一步跨入了“雙地鐵時代”。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敖ㄔO軌道上的青島”是打破城市空間結構不利格局、串聯膠州灣東、西、北岸、降低交通成本的最優解。隨著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通車試乘,青島軌道交通版圖得以在目前較為薄弱的膠州灣北岸擴張。同時,分布在北岸的新機場、火車站、商圈、學校、居民區等元素迅速實現與東岸主城區串聯,在為市民帶來便利交通服務的同時,更為城市經濟發展、區域功能再造帶來了新引擎,注入了新活力。

  隨著山東省首座4F級國際機場膠東國際機場即將啟動飛行校驗、青島最大火車站紅島站開通在即、膠州灣第二隧道動工、雙地鐵開通試乘……青島大灣區的線條正被勾勒得愈發清晰。

  雙線齊發帶來北岸新活力

  城市空間與城市價值的每一次升級,背后都有交通網絡的助推。地鐵1、8號線北段雙線齊發后,一張地上地下協同發展的大交通網絡在膠州灣北岸逐漸成形,大青島的城市發展空間得到有效拓展,經濟輻射半徑大幅擴大。

  由于連著膠東國際機場、紅島站等重要交通樞紐,同時也是膠州灣北岸開通的首條軌道交通線路,是串起膠州灣北岸與東岸主城區的關鍵一環,地鐵8號線自規劃方案出爐之日起就成為關注焦點。

  地鐵1號線則是貫穿青島主城南北的一條重要的民生線,關于這條線的每一次建設推進消息都是島城市民熱議的話題。本次率先開通的1號線北段串聯起了流亭機場組團、城陽主城區及農大組團,將城陽區主要交通樞紐、繁華商圈、居住小區與青島東岸主城區緊密連接。

  隨著地鐵1、8號線北段通車試乘,不僅膠州灣北岸區域內部的交通脈絡被疏通,北岸與東岸主城之間的經濟聯系、產業聯動、商業格局都將為區域發展帶來全新的機遇。

  青島地鐵1號線串聯青島西海岸新區、市南、市北、李滄、城陽五區,是一條南北向骨干線路;8號線則是連接青島新機場、膠州灣北岸城區和東岸城區的快速骨干線路。坐上地鐵,眨眼的功夫就能往返北岸和中心城區,對于主城區的市民乘客來說,新機場、紅島站也不再那么“遙遠”。1、8號線北段的開通,促進了膠州市—青島主城區,城陽區—青島主城區的交通往來,進一步打通市域交通連線,串聯起青島北站、紅島火車站、流亭機場、膠東國際機場、汽車北站等大型交通樞紐,將實現高鐵、地鐵、航空、公路等全方位換乘,構建起城市綜合交通網絡,不斷擴大城市交通基礎設施攻勢成果,為區域融合、協同發展再添強勁動能。

  軌道交通帶來的還遠不止這些。軌道交通是以速度換空間,以空間換資源的重要載體,1、8號線北段的開通將加強膠州市、城陽區和主城區的聯動,帶動沿線區域土地開發和社會經濟發展,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區域間快速流通,激發膠州灣北岸及沿線區域的經濟發展活力。

  海灣型城市的“地鐵夢”

  與城市傳統公共交通網絡相比,軌道交通具有運載能力大、速度優勢明顯、準時準點、安全性高、不占用地面空間、對環境影響低等多個優勢。

  作為比較典型的海灣型城市,青島的軌道交通建設尤為緊迫?!敖ㄔO軌道上的青島”是打破城市空間結構不利格局、壓縮出行成本的最佳選擇。

  同時,發展軌道交通也是青島加強交通網絡輻射能力的關鍵一環。目前,新機場、鐵路樞紐、公路客運樞紐有待進一步整合串聯,而地鐵可以實現航空、鐵路、公路、港口等客運樞紐的有效銜接,還能將客運樞紐耦合為整體,增強樞紐服務能級,最終形成中心城區客運樞紐網絡化、內外交通一體化的格局。

  與北上廣深等城市相比,青島的軌道交通雖然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規劃思考,但真正起步的時間較晚。

  2009年11月,青島首條地鐵3號線工程奠基;2013年11月,地鐵1號線、4號線、6號線一期等3個項目獲批;2016年12月18日,3號線全線通車,青島在我省率先邁進地鐵時代;2017年12月10日,青島地鐵第二條線——地鐵2號線東段開通;2018年4月23日,青島首個開工建設的高架線路——“最美地鐵線”11號線通車,青島地鐵運營里程突破100公里;2018年12月26日,13號線通車……

  截至目前,青島軌道交通獲批線路共9條(1、2、3、4、6、7、8、11、13號線),總長約364公里,累計批復規模居全國第12位。即將收官的“十三五”,是青島軌道交通事業發展歷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運營里程、建設規模實現了突破性增長。1號線、4號線、8號線、6號線一期、2號線一期工程調整(輪渡站~泰山路站段)同時在建,3號線、2號線一期、11號線、13號線四條線開通運營,里程達到176公里,居全國第12位。

  青島9條批復線路建成后,東岸城區基本成網,將極大地增強市中心區的輻射能力,東岸、西岸、北岸形成軌道交通聯系,航空、鐵路、公路等主要交通樞紐實現軌道交通覆蓋。

  跑贏城市競爭的新賽道

  “地鐵一響黃金萬兩”是對軌道交通價值最通俗也是最貼切的形容。也正因此,全國各地軌道交通項目建設與規劃都按下了“加速鍵”。

  據統計,截至2020年9月,中國內地累計有41個城市開通城軌交通線路7141.55公里。在全國軌道交通城市運營里程排行榜上,北京以運營里程762.9公里位居榜首;上海、廣州、成都、深圳、南京、武漢、重慶、天津、杭州位列2~10位,青島位居第12位。

  規劃層面,2020年以來,國家發改委陸續批復了徐州、合肥、濟南三市新一輪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另外廈門、深圳和福州調整規劃方案獲批。

  作為山東省內第二座開通地鐵的城市,濟南的軌道交通建設也明顯提速。11月1日,濟南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誓師大會舉行。二期建設規劃包含3號線二期、4號線一期、6號線、7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9號線一期6個項目,總規模159.6公里。

  在軌道交通新基建這一城市競爭新賽道上,青島前有標兵、后有追兵。去年,青島發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打響引領城市發展的地鐵建設硬仗,提出到2022年,每年開工一條地鐵線、每年開通一條地鐵線,初步建成城市軌道交通骨干網,串聯起主要對外交通樞紐,實現內外交通一體化、中心城區運營網絡化。到2022年,開通8條軌道交通線路,運營里程達到330公里,日客運量達到200萬人次,地鐵出行占公共交通出行總量比例達到35%。

  此前公開報道顯示,目前青島新版線網規劃修編正在加緊推進,城市軌道交通三期建設規劃也在持續優化中。未來將以“快線搭骨干,普線織肌理”為基本理念,形成三岸主城區內部30分鐘、三岸主城區關鍵節點之間45分鐘可達,周邊區域與主城區各關鍵節點之間1小時可達的軌道交通網絡。

  對如今的青島而言,軌道交通不僅是承擔著緩解市內交通壓力、加強樞紐銜接的任務,更承載著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設上合示范區等國之重任。超前謀劃、高水平推進軌道交通建設,無疑是青島真正走入大灣區時代的關鍵路徑。

  1、8號線北段雙線在寒冬里開通試乘,它們駛向的,是這座城市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