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法的同時,阻礙經濟社會發展的問題文件也要擋在門外。18日上午,山東省司法廳副廳長齊延安介紹,我省行政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有序進行。

  “及時清理行政規范性文件,有利于掃除無效制度障礙、優化營商環境。”齊延安介紹說,今年7月,省司法廳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第三方機構,對1478件省級規范性文件進行全面清理,下一步將提請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

  齊延安介紹,本次清理有以下三個特點:第一,是一次徹底、深入、全面的清理。堅持應清盡清,將現行有效的省級行政規范性文件全部納入清理范圍,涉及民法典實施、產權保護、優化營商環境等。第二,是一次創新性的第三方清理。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與高校開展合作,有利于發揮高校專業、中立的優勢。第三,是一次成效顯著的清理。經過匯總,擬宣布廢止、失效的規范性文件為20%,擬修改的規范性文件為24%,合計44%。通過清理,將有一大批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規范性文件廢止或修改,為釋放市場經濟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

  此外,今年省司法廳還分別會同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開展妨礙市場統一和公平競爭政策措施、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制度規則等專項清理,并向社會公開了清理結果。

  “今年推動出臺了《山東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齊延安說,該規定細化決策事項范圍,實行年度決策事項目錄制度,解決決策啟動難的問題;明確決策機關、司法行政部門、決策承辦單位和決策執行單位的職責,強化決策責任;細化決策啟動、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和合法性審查等程序,增強制度的可操作性。同時,充分體現民主決策原則,將公眾參與貫穿到重大行政決策全過程。五是注重發揮智庫和信息化平臺的作用,強調合法性審查應當聽取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的意見,為民主、科學、合法決策設置“多重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