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記者從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全省設區城市建成區排查出的166條城市黑臭水體,全部完成工程整治并通過“長制久清”評估驗收,順利完成國家目標任務。按照山東省委、省政府《山東省貫徹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魯辦發﹝2018﹞23號)要求,該廳已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第六十二項有關任務的整改工作,并進入銷號程序,正在公示。
公示信息顯示,該反饋意見第六十二項相關內容為,2012年,山東省政府要求到2015年小清河流域干流達到水環境功能區標準,主要支流消除劣Ⅴ類水體。但直到2017年上半年,小清河干支流18個省級以上控制斷面中8個還處于劣Ⅴ類。
涉及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的整改措施包括,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十三五”山東省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加快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升級改造。小清河流域新建污水處理設施同步建設配套管網,加快城中村、老舊城區排水系統雨污分流改造,持續推進黑臭水體治理,有效解決建成區污水直排、雨污混排問題。到2020年底,全省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或再生利用要求,全省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8%。
記者了解到,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不斷加快城中村、老舊城區雨污合流制管網改造,2019年爭取省級財政2.5億資金,用于全省城市雨污合流制管網改造757公里,并委托第三方進行績效評價。
2018年以來,山東省濟南、青島、臨沂、菏澤4市成功申報國家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爭取國家資金21億元,用于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到2020年底,全部完成承諾項目的工程整治。此外還多渠道籌措資金,不斷加大政府資金投入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黑臭水體整治,指導各城市在年度城市建設計劃中優先安排,鼓勵市場化運作城市污水處理廠項目。
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建成城市污水處理廠328座,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共形成污水處理能力1701萬噸/日。其中,“十三五”期間,新建城市污水處理廠111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370.2萬噸/日;新建城市污水管網8065公里,改造老舊污水管網1499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網4341公里。全部完成《“十三五”山東省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
2018-2020年,全省新建(擴建)城市污水處理廠60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04萬噸/日;新建城市污水管網4525公里,改造老舊污水管網1133公里,改造合流制管網1308公里。根據《2019年山東省城市建設統計年報》,到2019年底全省城市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為97.42%。2020年全省共處理城市污水51.72億噸,同比增長3.15%,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8%。
截至2020年底,全省設區城市建成區排查出的166條城市黑臭水體,全部完成工程整治并通過“長制久清”評估驗收,順利完成國家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