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高寒

  不仔細研究山東的經濟,很難體會到對于一個一億人口、7萬億體量的區域來說,經濟的轉型的任務有多么艱巨。而當2020年全國各省(區、市)經濟數據出爐后,很多人發現,在國家統計局統一核算數據的2020年,這個省無論是增速還是增量,好于平均,超出預期。山東全國第三經濟大省的地位,依舊穩固。

  在數據之后,一些更深次的變化所傳達出的信號更加令人振奮——山東,她最難的日子,正在過去。

  轉型之痛,已然承受

  產業轉型升級,對于山東這樣一個傳統產業大省來說,伴隨著的就是其他省份難以想象的痛。

  “從2014年開始,我開始發現,山東的金融業賺錢變得困難。而金融業賺不到錢,既是一個區域經濟困難的因,也是果。”

  黃先生是一家私募基金的經營者,主要投資山東地區的實體經濟企業。他認為,當金融業不賺錢,說明資金所投資的標的無法賺錢,進而會讓更多的資本遠離。根據官方數據,山東省銀行業的年末不良貸款率,自2014年超過全國數據后,在隨后的3年多時間里一直上升。

  而對于黃先生來說,當時還有一個現象可以佐證他的觀點,就是高速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企業的盈利下滑,日照港甚至出現虧損。這對于山東這樣一個制造業大省來說,這也說明了形勢的嚴峻。

  長期以來,山東經濟結構中傳統產業占比過重。而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大量傳統產業難以為繼?!斑@些領域中的企業消亡,影響的不只是一個企業或者一個產業,而是會使整個區域經濟受損。”

  “A企業是傳統企業,由于經營不善面臨破產,導致其股東、債權人B、C難以為繼,而通過互保等鏈條,進而影響到D、E、F……”黃先生介紹,這樣的情況,在當時非常普遍。正是這種產業鏈的傳導,造成了當年山東經濟的困難。

  然而,從2017年后,黃先生則發現了一些不同。

  首先,山東的港口、高速開始賺錢了,其次,銀行不良率開始出現下行趨勢。

  2019年末,山東銀行業不良率自2014年后首次出現下降。而截止到2020年第三季度,山東(不含青島)銀行業不良率仍在持續走低?!霸蛑?,是過去的不良貸款被慢慢處理,僵尸企業被清退。另一個則是過去嚴重依賴外來銀行投資的山東縣域企業,在2018年后逐漸獲得了本地私募基金的支持?!?/p>

  黃先生介紹,當更加熟悉情況的本地資本可以支持本地企業時,過去存在的投資過剩問題會得到減少。隨之而來的,就是金融活水會被用到能夠長出莊家的耕地上。

  宏觀的經濟數據數據也是如此,2020年,面對疫情沖擊,山東省連續四個季度經濟增速超過全國水平,在粵蘇浙魯豫等經濟大省中,經濟增速也位居中上游。

  “至少我認為,山東經濟的復蘇,雖然是從金融業上看出的端倪,但歸根結底,還是山東的實體企業開始賺錢。當實體企業有了利潤,不再依靠無限制展期支撐,金融業才能賺錢。反過來,這是經濟復蘇的結果,也是繼續復蘇的動因?!?/p>

  未來方向,早已劃定

  誰能想到,在網絡上有些老土的省城濟南,卻孕育出了在美妝市場上突飛猛進的“濟南系”品牌群,一個新興產業的集聚也近在眼前?;蛟S,這就是為山東未來產業的模樣——踏實且美麗。

  2017年,山東省提出了新舊動能轉換。2020年,山東省依舊大力壓減焦化、地煉產能,累計關?;どa企業超過1500家。舊動能沒了,以后山東需要什么樣的新動能,依然是億萬山東人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我國逐漸出現經濟南北梯度發展的態勢。而相比于南方,整個北方的產業結構呈現出一個很明顯的問題,即素材產業過多,成品產業較少。

  例如,雖然鋼鐵、化工、冶金、紡織、橡膠等產業在北方布局密集,但手機、汽車、服飾等附加值高、價格抗跌能力強的產品,卻大多產自南方。同時,這些素材產業,又缺乏能“卡別人脖子”的高端產品。這就造成了,北方地區一邊背負著高污染、高能耗的壓力,卻以較低的價格將素材賣給南方地區和國外,眼看著別人賺取高額利潤。

  山東是北方第一經濟大省,也是全國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省份。這雖然讓山東的轉型壓力比其他北方省份更大,卻也讓山東有了更多的選項。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數據,目前在美國、日本、韓國、德國等發達國家中,制造業的支柱產業基本為“四駕馬車”——機械裝備(包括汽車)、化工/新材料、食品/醫藥、電子。而擁有相對完備產業鏈條的山東,也把目光落在這些產業上。

  全年,山東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0%,比2019年提高了3.8個百分點。作為山東經濟的壓艙石,二產觸底回升,說明了山東經濟趨勢的向好。同時,過去那些增速高卻規模小的產業,經過幾年的發育,已經具有了獨當一面的能力。

  從2020年來看,山東省的工業增長的拉動產業,已經逐漸變成了汽車/高鐵、機械裝備以及醫藥。特別是醫藥、新材料等過去在國內外競爭對手下的沖擊下幾乎消失的行業,硬是在三四年的時間里,不僅發芽存活,且已經開始反哺整個山東經濟,這都得益于山東堅決轉型的決心,和深厚的產業基礎。

  而在山東工業最大的短版,莫過于電子行業。就在2017年左右,還曾經有業內人士嘆息到,“偌大的山東省,竟造不出筆記本和手機,怎么和人家比”。彼時的山東電子產業還處于第一階段,也就是以海爾海信為代表的家電時代。但是,隨著2017年后山東省開展的大量招商,以“移木成林”的方式,慢慢在山東培育出了電子產業第三階段的雛形,即半導體產業。

  當然,幾乎是從零開始的山東半導體產業,與已經經歷三十多年風雨的廣東相比,還很弱小。但這也體現出山東這個省份的不屈與韌勁。

  加碼基建,后勁十足

  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就在于它能被反復檢驗。就好比“要想富先修路”,即使在2021年,其背后蘊藏著的真理,依然是基礎設施建設對于一個地區的巨大拉動作用。

  2020年,山東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重回前五,濟南發力“米”字型高鐵樞紐建設且地鐵二期規劃獲批。這些年山東補掉的舊賬,不僅直接拉動的經濟增長,還為今后的經濟持續發展,打下了根基。

  而在新基建領域,山東也發揮北方第一大省的優勢,積極爭取多個央企大項目落地。以大數據產業為例,中國移動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中國電信云計算(青島)基地,就將立足山東,輻射整個北方甚至全國。擁有良好制造業基礎、人口眾多且氣候相對適宜的山東,在大數據云計算領域具有獨特優勢,且在同其他經濟大省的競賽中,已經實現了搶跑。

  基建離不開投資,而民間投資一直是衡量一個區域經濟走勢的晴雨表,2020年,山東民間投資增長6.9%,徹底告別了幾年前民間資本投資逐年下降的局面,更是讓諸如“投資不過南宋版圖”這種網絡謬論不攻自破。山東,依舊是各方資本看好的地區。

  涌入的資本,讓山東地方政府可以擁有更多地選項,采取更多形式拉動經濟增長。例如,2020年11月,來自廣東企業投資的埕口至沾化高速正式通車,也成為了外來資本助力山東基建的模板。從全國各省(區、市)、主要城市政府債務率數據來看,山東省和濟南、青島數據相對健康。這也說明,過去山東并未通過高舉債臺的方式,來透支未來的經濟發展。今后,山東已經可以通過多種手段,來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在投資依然可以決定地區經濟發展的時代,這也是山東未來的一張底牌。

  2020年,在疫情的沖擊之下,山東也迎來了一個好消息——RECP的簽署,讓地處中日韓交流第一線的山東,重新獲得了機遇。對于意在重新崛起的山東來說,恢復的過程,不需要奇跡。那么困難的日子都已熬過去,未來只會越來越好。  

 ?。R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