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能源轉型成效顯著!“十三五”時期山東開創能源發展利用新格局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小菊

  山東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山東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初步形成能源供給綠色多元、能源消費合理高效新格局,節能降耗取得顯著進展。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壯大。從發電裝機容量看,2020年末,太陽能、風能、核能、生物質能、水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為4791.2萬千瓦,比2015年末增長3.3倍,五年年均增長33.9%;占全省發電裝機容量的30.1%,五年累計提高18.7個百分點。從發電情況看,202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為823.8億千瓦時,比2015年增長2.9倍,五年年均增長31.6%;占全省發電量的14.2%,五年提高10.0個百分點。從全國看,山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量2019年居第16位,比2015年提高6個位次。

  化解傳統產能取得重大進展。“十三五”時期,全省化解煤炭產能6460萬噸,淘汰落后燃煤機組778萬千瓦,壓減焦炭產能2800萬噸。從產量看,原油、煤炭、焦炭產量分別累計下降13.9%、23.0%、35.3%。受壓煤措施和市場需求減少等多重因素影響,火電產能得到有效抑制,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由2015年的5288小時減至2020年的4423小時,減少865小時;火電產量僅累計增長7.4%,五年年均增長1.4%。

  省外優質能源利用邁上新臺階。2020年,凈調入電量突破1000億千瓦時,達到1158.7億千瓦時;天然氣突破200億立方米,達到205.9億立方米,分別比2015年增長1.3倍和1.6倍,年均分別增長18.4%和21.5%,均遠超火力發電增速。

  一次能源產量中非化石比例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包括風電、太陽能發電、核電、水電等一次電力,以及生物質等其他綠色能源,“十三五”時期,山東非化石能源占比累計提高16.2個百分點,而原煤、原油占比分別累計降低13.7和2.7個百分點。

  能耗總量穩定低速增長。“十三五”時期,山東能耗總量累計增長6.3%,以年均1.2%的增速較好支撐了GDP年均6.0%的增長。其中煤炭消費量累計下降約10.5%,石油消費量累計增長約9.6%,天然氣消費量累計增長1.6倍,用電量累計增長28.2%。從全國看,山東能耗總量一直居全國首位,但占全國比重由2015年的9.1%降至2019年的8.5%;煤炭消費量由全國第2位退居2020年第3位,占全國消費比重由10.9%降至9.4%左右;用電量仍居全國首位,占全國比重由9.3%升至9.4%。

  能源品種消費結構明顯優化。能耗總量中煤炭占比由2015年的76.5%降至2019年的67.3%;油品占比由14.7%升至15.5%;天然氣占比由2.6%升至5.0%;非化石能源占比由2.3%升至7.2%。

  能源消費行業結構偏重現象有所緩解。“十三五”時期,從能耗結構看,工業能耗占比由2015年的78.9%降至2020年的75.6%,降低3.3個百分點,服務業、居民能耗占比分別提高1.4和1.7個百分點。從全社會用電結構看,工業占比由80.4%降至76.8%,降低3.6個百分點,服務業、居民用電量占比分別提高2.7和1.2個百分點;從全部工業用電結構看,六大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占比由54.3%降至52.0%,降低2.3個百分點。

  能源加工轉換效率持續提升。能源加工轉換綜合效率由2015年的77.2%升至2020年的81.0%,其中火力發電效率由39.3%升至42.0%;供熱效率由80.5%升至83.7%,煉油效率由93.6%升至95.5%。

  超額完成“十三五”節能任務目標。截至2019年末,山東萬元GDP能耗累計下降18.4%,超過“十三五”下降任務目標1.4個百分點,2020年萬元GDP能耗仍保持下降趨勢。壓減煤炭消費任務有望完成。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煤炭消費量為37061.9萬噸,比2015年減少4100多萬噸,為完成全社會“十三五”壓減煤炭消費4352萬噸任務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