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四五”創新驅動發展 山東全力爭創濟青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來源:舜網-濟南日報
本報2月20日訊(記者范俐鑫)每年組織實施100項左右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布局建設10家省實驗室,全力爭創濟青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今天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創新驅動發展的重點任務和舉措。我省將全力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力爭到“十四五”末,綜合創新能力位居全國第一方陣,在若干戰略領域實現領跑,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確立我省特色優勢。
據介紹,“十三五”以來,全省科技事業蓬勃發展,科技實力持續增強,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截至2020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5.1%,比2015年提高12.6個百分點;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46萬家,是2015年的3.75倍。我省區域創新能力位居全國第6位,青島、濟南躋身全國創新型城市第10位和第14位。全省科技創新呈現由“量”到“質”、由“形”到“勢”的根本性轉變。
“十四五”時期,我省將全力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力爭到“十四五”末,綜合創新能力位居全國第一方陣。其中,在強化科技計劃項目體系建設方面,每年組織實施100項左右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力爭到“十四五”末,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氫能源等領域取得150項左右具有牽引性、支柱性的重大創新產品。
另外,在強化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建設方面,布局建設10家省實驗室。優化重組省重點實驗室,力爭“十四五”末國家重點實驗室達到30家,省重點實驗室達到300家左右。加大省級技術創新中心、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培育力度,力爭“十四五”全省新增3-5家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實現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零突破”。發揮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示范帶動作用,深入實施創新創業共同體5年培育計劃,帶動各市培育建設產業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建設高能級重大創新平臺。以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能源研究院、中科院濟南科創城、海洋大科學中心等重大平臺為載體,爭取一批大科學裝置落地。全力爭創濟青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
“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實施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建設工程,支持3所部屬高校,創建世界一流;重點建設15所高水平大學和51個高水平學科,爭創國內一流。推動每所本科高校都要建設2—3個重點學科,前瞻布局一批新興交叉學科,建設一批緊密對接我省重大戰略需求的學科群。同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著力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持續實施一流本科專業“雙萬計劃”,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一流專業,引領帶動高校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能力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