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下午,參加煙臺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的各代表團繼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提出‘十四五’期間煙臺將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努力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市。突出創新在現代化強市建設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提升城市的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集中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推動高校、科研院所與城市創新資源融合發展。”煙臺市人大代表、煙臺大學副校長畢可志說,“作為煙臺人民集資建設的大學,我們一直堅持立足煙臺、融入煙臺、服務煙臺,充分發揮學校的學科優勢、人才優勢和地緣優勢,適應煙臺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打造新亮點,主動融入并服務煙臺發展戰略。”

  “突出校地融合,進一步加強與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的全方位開放合作,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優勢互補,持續提升服務地方工作水平,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畢可志說,2000年8月,煙臺大學和山東綠葉制藥有限公司各投資50%成立了煙臺大學藥學院。雙方人員組成“聯合辦學管理委員會”,以行業需求為出發點制定學院長遠發展規劃,探索人才培養和技術開發緊密結合的產學研一體化模式。校企合作共同獲得多項國家和省部級教學科研獎勵。2020年,藥學學科進入山東省“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學科之列。

  “我們專門成立了服務地方辦公室。”畢可志說,“我們將利用好煙臺市校地聯席會議制度與校地融合發展資金,在人才共享、平臺共建等方面發揮創新和支撐功能。在服務地方的過程中,持續深化產教融合,充分發揮藥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省“一流學科”和ESI全球前1%學科的科研優勢,聯合中集海洋等單位,加快釋放科研生產力。

  在煙臺八角灣國際人才港,規劃建設煙臺大學開發區科教園區將圍繞開發區高端化工、生物科技、現代海洋、高端裝備等產業,規劃布局相關學院,打造深度對接相關產業的學科群,強化學科與城市發展需求的契合度,借助開發區區位和產業優勢,促進學校和開發區龍頭企業聯合開展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等工作,推進學校與地方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未來5年,煙臺大學將深化校地融合、加強校企合作,每個學院將至少深度對接1個政府機構或2-3家重點企事業單位。在不斷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同時,更好地滿足煙臺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

  大學因城市而興,城市因大學而盛。煙臺大學將走出“象牙塔”,為政府謀可用之策,為企業送急用之技,為社會發展育可用之才,成為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