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構建濟南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吸引力的黃河流域人才高地,3日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現場,濟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韓洪強介紹了濟南人才工作的重點規劃。

  一是高標準建設人才特區。在特定區域,圍繞建設國內一流、接軌國際的人才發展環境,聚焦引進、培養、評價、激勵、使用等人才發展關鍵環節,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實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開放政策,優化人才要素配置,打造高層次人才和國際化人才集聚輻射新高地。

  二是優化提升重點人才工程。結合工業強市戰略、數字經濟引領戰略以及產業鏈“鏈長制”等產業規劃,實施更加積極有效的引才用才機制,推進泉城系列人才工程優化提升,建立層次分明、梯次有序、符合人才發展規律的人才工程體系。啟動新一期頂尖人才“一事一議”、泉城“5150”引才倍增計劃、泉城產業領軍人才支持計劃等市級重點人才工程,引進培育更多的頂尖人才和領軍人才。堅持引育并用,在政策設計、資源分配等方面做到本土人才、引進人才一視同仁。建立高層次人才信息動態管理機制,做好跟蹤服務。

  三是加大海外人才引進力度。積極搶抓海外人才回流機遇,創新海外引才方式,優化引才策略,高水平舉辦第四屆“中國濟南新動能國際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引進一批高水平海外人才項目。廣泛布局海外引才渠道,深化與36個國家60余個華人科技社團合作,新建15家左右海外創新驛站、人才工作聯絡站,依托泉城高端外專計劃、海外工程師引進計劃等渠道,進一步擴大海外引才規模。全面提升“海智專家泉城行”“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大會”等常態化引才活動成效。

  四是新建一批創新創業載體。加大市場化引才力度,推進國家級人力資源產業園區建設,舉辦2021年中國(濟南)人力資本產業發展大會,引進一批知名人力資本企業和獵頭公司。深化與山東人才發展集團在招才引智、載體建設等方面合作,積極推進院士大廈項目落地,引進一批院士團隊項目。加快中科院濟南科創城等載體建設,新建30家左右院士專家工作站,用一流的平臺載體吸引一流的人才、一流的項目。探索柔性引才新模式,支持各區縣及用人單位打破地域藩籬,在中心城區和發達城市設立“人才飛地”,實現孵化在飛地、產業化在本地,研發在飛地、生產在本地。

  五是打造最優人才發展生態。提升人才服務專業化、精細化水平,推進人才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標準化,在中央商務區建設線上線下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制定人才服務規范,完善普惠性和個性化相結合的政策實施細則,以青年人才補貼、泉城人才服務金卡等為重點,推進“政策服務找人”和“無形認證”。完善“購租補”相結合的人才住房保障體系,開發泉城人才安居信息系統,2021年籌集人才住房5萬套。加強人才雙創金融支持,擴大“人才貸”支持范圍,將風險補償金比例提高至70%。推進國際人才街區(社區),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建設,打造高品質“類海外”人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