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一盒面膜,收“售后”人員的信息,稱面膜有質量問題需要給她退款,以此為引子,對方一會兒功夫就從女子手中忽悠走近8萬元。日前,青島城陽警方公布了3起典型詐騙案例,提醒市民謹防電信詐騙。
今年1月,青島市民孫女士接到電話,稱其從網上購買的保濕面膜有質量問題,需要給她退款,讓她打開某支付平臺的備用金賬戶,從里面領取500元錢賠償款(保濕面膜錢僅為280元)。不久對方又打來電話讓當事人將多領的220元錢退還,就這樣對方相互加了好友。隨后又相繼出現孫女士征信不足,關閉不了備用金賬戶需繳納滯納金的蹊蹺情況。孫女士按照客服的建議,先后從其他多個支付平臺借款打到對方指定的銀行賬號上刷流水,等轉過神來,孫女士已有七八萬元打了水漂。
民警稱,這是一起常見的購物退款詐騙,廣大消費者在電商網站購買商品發現質量等問題后,一定要選擇直接與商家聯系辦理退貨退款,而電商客服一般不會以質量有問題、快遞物品丟失為由直接聯系客戶辦理退貨或退款,如果有人主動聯系并自稱電商客服給你辦理退款或賠償,那就是詐騙。
相關鏈接:線下支付、刷單賺錢需謹防詐騙
青島市民楊先生因家中筆記本電腦不能用,需要買一臺筆記本,覺得網上比較便宜,于是搜索到一家網絡店鋪,找到“賣家”發布的一款品牌筆記本電腦并與之聯系,雙方通過討價還價,談妥價格后,對方稱商鋪價格不能隨意改動,需要線下付款,楊先生信以為真,猶豫再三,就掃了對方發來的付款二維碼,在支付3500元的同時,楊先生被迅速拉黑。
市民王女士被朋友拉進了一個群,群里有人說幫著刷單就能掙錢,王女士抱著僥幸心理,就按照要求掃了群里的二維碼,客服開始教王女士說如何做任務,打開客服提供的鏈接,填寫上真實地址,但是不真實發貨,提交訂單后截圖給派單員,王女士試著第一筆刷了100元,返利了130元,王女士一看是真的能返利,就做了第二單、第三單,同樣每單都小有賺頭,從第二天開始刷的單越來越大,開始兩三千、四五千的單,直到刷到5500元的單時,客服稱操作超時無法返利,需要再刷個三聯單,王女士按照要求又刷了三個5500元的單,等客服再次稱操作失誤不能返利,需要再刷時,王女士意識到自己被騙隨后報了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