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記者獲悉,濰坊近日制定了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要求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在加強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將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2021年新改造農村公路600公里。開展農村供水工程建設,2021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穩定保持在98%以上,到2025年城鄉供水一體化率提高到70%以上。擇優選擇縣、鎮開展省級數字鄉村試點,加大5G網絡建設力度,大力發展千兆光纖網絡,到2025年農村地區80%的家庭具備千兆接入能力。

  到2025年城鄉供水一體化率提高到70%以上

  實施意見對加快推進村莊規劃工作和加強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做了明確要求。

  進一步統籌完善縣域城鎮和村莊規劃布局,2021年基本完成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明確村莊布局分類,重點針對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村莊,科學有序制定規劃編制計劃,對已分類的村莊每年組織一次全面評估、動態優化調整,嚴格控制村莊搬遷撤并范圍。推動各類規劃在村域層面實現“多規合一”,有條件、有需求的村莊做到規劃應編盡編。對暫時沒有編制規劃的村莊,嚴格按照縣鎮兩級國土空間規劃中確定的用途管制和建設管控要求進行建設。開展“鄉村規劃師”試點,支持優秀規劃師、建筑師、工程師下鄉服務。嚴格村莊規劃實施,堅持先規劃后建設。注重鄉村風貌,保留鄉村特色,不搞大拆大建,嚴肅查處違規亂建行為。按照上級關于規范村莊撤并的要求,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遵循發展客觀規律,依規有序開展,不得違背農民意愿、強迫農民上樓,把握好工作時度效。加強傳統村落、傳統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保護。

  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2021年新改造農村公路600公里。開展農村供水工程建設,2021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穩定保持在98%以上,到2025年城鄉供水一體化率提高到70%以上。實施鄉村清潔能源建設行動,全面實施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加強煤炭清潔化利用,提高農村地區供電能力和電氣化水平。推進燃氣下鄉,推動城市燃氣管網向鄉村延伸,鼓勵城郊村、美麗宜居鄉村優先接通燃氣管網。擇優選擇縣、鎮開展省級數字鄉村試點,加大5G網絡建設力度,大力發展千兆光纖網絡,到2025年農村地區80%的家庭具備千兆接入能力。推進農村客運公交化、文化體育、公共照明等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建立完善農村基礎設施長效管護機制。加強農房建設質量監管,建立健全農村危房動態監測機制,3年內完成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保障群眾住房安全。加強農業農村遙感應用工作,提升農業農村管理現代化水平。完善農業氣象綜合監測網絡,提升農業氣象災害防范能力。

  今年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42個、市級500個

  此外,實施意見在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和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兩個方面,也做了詳細規劃。

  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探索建立資金投入新機制,開展以“三清一改”為重點的村莊清潔行動,實施農村改廁規范升級,全面建立村莊保潔制度,健全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管護長效機制。2021年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42個、市級500個,創建10個市級美麗宜居示范社區,打造美麗鄉村建設“濰坊樣板”。開展新一輪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重點整治鄉鎮所在地、中心村人口集聚區等地區,2021年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比上年增加400個以上。開展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及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深入推進村莊綠化行動,開展美麗庭院建設,持續推進國土綠化工作。

  提升農村中小學(幼兒園)辦學質量水平,加大城鄉教師交流力度,加強鄉村周轉宿舍建設,改善寄宿制學校辦學條件,保留并辦好必要的農村小規模學校,確保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兩項國家級創建走在前列。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三年提升行動,加快推進落實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工作措施,打造農村地區15分鐘健康服務圈。積極做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加強縣級醫院建設,提升縣級疾控機構應對重大疾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推動中醫藥優質資源下鄉。年內70%的鄉鎮衛生院達到國家基本標準,完成省定市級以上示范標準村衛生室建設,80%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推動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化建設,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合理提高政府補助標準和個人繳費標準,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按照省統一部署,調整提高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進一步提升全市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保障水平。加強特殊群體關愛服務保障,落實和完善城鄉低保標準、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年內各類困難群體救助保障標準在省定指導標準基礎上提高10%左右。加強以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照料護理為重點的縣級敬老院建設,打造鄉鎮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發展互助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優化敬老院和農村幸福院補助政策,加強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進一步完善全市公益性公墓設施建設規劃編制,加快推動節地生態綠色公益性公墓建設,節地生態安葬率達到55%以上。

  依托便民服務網點,加強農村電商末端建設

  擴大農村消費、加快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也是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擴大農村消費方面,打造縣鎮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整合縣域日用消費品、農資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配送設施,推動城鄉生產與消費有效對接。加大財政補貼、金融信貸對農村居民消費領域的支持力度,加快農村居民在家用電器、交通工具和智慧農業等方面的升級換代。加快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推進田頭小型倉儲保鮮冷鏈設施、產地低溫直銷配送中心、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依托農村各類便民服務網點,加強農村電商末端建設,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實現電商服務覆蓋75%以上的行政村。

  加快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方面,推進以縣域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把鄉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實現縣鎮村功能銜接互補。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規范建設一批特色小鎮、中心鎮。推動縣級垃圾處理、供氣供電等網絡向中心鎮和城郊延伸,推動供水、污水處理管網向城市周邊地區延伸,在鎮政府駐地重點建設一批郵政快遞中轉、集中供水、污水處理、環境衛生等設施,通過微管網、服務圈向村莊覆蓋,逐步實現縣鎮村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將縣域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運營整體打包,實行一體化開發建設和管護。指導做好第二批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創建示范工作。放開農業轉移人口落戶限制,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

  (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