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街頭,有人拉著“炸彈”回家
北京晚報官網官方賬號
聊城莘縣古云鎮,特制的兩輪車載著大號的充氣塑料袋,在街頭跑來跑去,這些巨大的塑料袋直徑有兩米多,里面裝著20-30立方的天然氣,宛如一個個移動的“氣體炸彈”,在車流中穿梭,駛進飯店和居民家。
最近,有聊城莘縣的觀眾給記者打來電話,說當地街頭有很多三輪車載著大號的充氣塑料袋,懷疑存在非法運輸危險氣體的情況。

觀眾提供的視頻截圖
根據爆料人提供的地址,記者來到聊城莘縣古云鎮進行調查。記者在路上找了近兩個小時,并沒有看到反映人所說的情況。按照知情人提供的線索,記者以購買天然氣為由,打聽用塑料氣包運輸天然氣的情況。
當地居民表示,目前還有使用塑料氣包天然氣的現象。但現在不少人家里都通了天然氣,再加上當地有管部門的查處,使用的人已經少多了。

根據知情人的指引,記者來到一家“送氣”的居民家,記者剛開口,就被矢口否認:“哪有送氣的?”

隨后,記者又接連打聽了十幾戶居民,大家都表示,不清楚有用氣包運送天然氣的情況。

都不知道?難道這樣的情況真的已經杜絕了?
就在這時,記者注意到,路上停放著一種特制的兩輪板車。停放在街頭的兩輪車,由很細的鐵管焊接而成,看上去并沒有太大的負重能力,跟爆料人發給我們視頻中的后拖車非常相像。

多方打聽,記者卻沒有找到用塑料氣包運輸天然氣的更多證據。那這輛停放在街頭的雙輪拖車,能否成為調查突破的關鍵呢?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找到了雙輪拖車的主人,經過一番溝通,兩輪拖車的主人講出了實情。

拖車的主人告訴記者,她也很擔心有關部門查處塑料氣包運輸天然氣的事情,所以大家都很謹慎。

街頭還有嚴打非法充裝液化氣的舉報電話↑
在拖車主人的介紹下,記者在一戶居民的院子里有了驚人的發現。記者看到,在這個普通的農家小院里,赫然放著一個直徑2米以上,長度至少6米的塑料氣包,見到記者到來,戶主沒有多說,只是告訴記者,想要使用塑料氣包的天然氣,得先購買塑料氣包。

經過一番打聽,記者來到了一家雜貨鋪。在雜貨店,記者看到有不少大小不一的塑料氣包放在貨架上。店主告訴記者,附近可以用塑料氣包罐氣的地方不在少數。


記者花一百多元購買了一個4米長的塑料氣包,店主還免費幫忙把塑料氣包捆扎結實,告訴記者,這樣就可以直接罐氣了。

通過雜貨店店主,記者了解到,附近有不少地方,都存在用塑料氣包罐裝天然氣的情況。拿到了買好的塑料氣包,記者展開了進一步調查。
臨近午飯時間,記者再次來到了聊城莘縣古云鎮,在一條街道上,記者意外看到了一個大家伙。幾分鐘后,兩個人把一大袋子氣體捆綁到了車上,一名五十多歲的中年女子上了車。
就在記者跟著這個三輪車的同時,記者又發現有兩個人抬著一個塑料氣包出現在路上。記者看到,兩個人抬著一個大氣包進了一戶居民家中。

而另一位騎三輪車的人已經拉著氣包上了大馬路。

記者趕上這輛三輪車詢問,大娘很是警惕,問記者是哪里人,因為有規定不讓用,他們怕被查。

一口氣碰見了兩個大氣包,如果裝著的的確是燃氣公然在路上行駛,真是嚇人啊。是什么人在出售燃氣呢?危險的氣包都是從哪里灌裝的呢?
根據前期調查的線索,記者拿著買好的氣包來到了一處農家院。一位老人帶著記者去充氣,在路上,老人坦言,這個時間段,拿著氣袋很難罐到氣。
按照這位老人的指引,記者來到了附近的一戶居民家中。記者在這戶居民的家中看到,氣包就放在院子里,通過一根管子接到了廚房里。

眼前的兩名居民告訴記者,只要注意防火,這種塑料袋子的氣包并沒有危險,為了驗證自己的說法,對方帶記者來到了廚房里。

在另一家充天然氣的院落中,對方也表示,正常的工作時間不能充氣。聽說記者要長期使用燃氣,這名女子表示,可以幫忙聯系一位送氣的人,省去運輸環節的麻煩。幾分鐘后,一名中年女子出現了。這名負責送氣的中年女子表示,她給飯店送氣包都是在晚上,但即便是這樣也有被查處的可能。中年女子表示,運送燃氣的過程中一旦被查住,損失要兩家承擔。
看到這真的是讓人倒吸一口冷氣,這些巨大的塑料袋直徑兩米多,少說也有二三十立方的天然氣,一旦發生危險,后果不堪設想。
調查中,參與運輸天然氣包的兩名女子介紹,當地最大的飯店義和誠酒店,就是使用這種塑料氣包,這事是真是假?記者決定進行一番調查。

記者來到聊城莘縣古云鎮義和城酒店,以定酒席為名來到了飯店的后廚,在這里,記者并沒有看到有塑料氣包。經過觀察,飯店旁邊的一個鐵皮棚子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塑料氣包會不會就在這個鐵皮棚子里呢?繞道鐵皮棚子側面,記者看到了一個疑似塑料氣包的東西,為了進一步證實猜測,記者來到了飯店附近一棟正在裝修的三層樓上,看到了飯店的氣包。


記者在調查取證后,分兩路進行了舉報,其中一路來到古云鎮政府,就塑料大氣包的情況進行舉報,還有一路記者去到城管執法部門的辦公室,但辦公室沒人。記者電話聯系城管執法局副局長謝先生,但對方表示不接受采訪,如果記者反映了情況,他們也會到現場進行查處。
與此同時,另一路記者發現,有一名女子正在聊城莘縣古云鎮府前街運送裝滿燃氣的大氣包。


拉著大氣包的三輪車在主干道上行駛,讓記者捏著一把汗,記者馬上跟聊城莘縣城管執法局副局長謝先生取得了聯系。

幾分鐘后,記者聽到了警笛聲,有執法人員趕到了現場。運輸大氣包的女子被帶上了警車,城管執法局的工作人員趕緊指揮交通,避免人員聚集。
在查處運輸大氣包的過程中,聊城莘縣古云鎮的工作人員也趕到了現場。聊城莘縣古云鎮黨委宣傳委員鄧女士說:“有的時候他們可能是半夜運輸,凌晨的時候裝,很長時間沒有看到這種情況了。現在必須得嚴查,查到氣包了,對源頭也要再查處。”
聊城莘縣城管執法局的工作人員對上路運輸大氣包的女子進行了查處,記者看到,塑料氣包以及三輪車已經被扣押到聊城莘縣古云鎮派出所。

聊城莘縣古云鎮城管執法部門工作人員王曉輝說:“今天查處的這個大氣包,現在人員已經扣留在派出所,下一步還要尋找它的氣源、在哪充裝、還要聯合派出所和應急管理局一塊查處。”
經過派出所民警的詢問,運送氣體的女子帶執法人員來到了灌裝地點。除了有運輸塑料袋裝可燃氣體的情況,在前期調查中,記者還發現,當地的義和誠酒店存在使用這種危險氣包的情況。
有運送氣體的女子反映說,給義和誠酒店送了十多年,為了驗證她的說法,經過一番周折,記者終于看到了大氣包。隨后,記者把這種情況反映給了執法人員,就在記者和執法人員對酒店的大氣包進行查處的時候,意外突然發生,飯店工作人員將氣包戳破,氣包逐漸變小。


聊城莘縣義和誠酒店負責人說:“是為了預防沒有燃氣使用,才用了氣包,裝了大約有半個月的時間。”隨后,飯店負責人被派出所的民警帶走,接受進一步調查。

在前期調查中,記者同時在街道上看到了兩個大氣包, 其中一個大氣包進了村子里的胡同中,而另外一個大氣包,被兩名男子抬進了一戶居民家中,針對這個線索,執法人員進行查處。當事人隨后被民警帶去了派出所,經過進一步調查,記者發現,大氣包可能不僅僅是用來做飯,這戶居民家里還有很多飯桌。
除了對居民家中的大氣包進行查處,執法人員還對路邊的一個疑似灌裝點進行了檢查。在現場的一片空地上,幾名執法人員對大氣包內的燃氣進行了處理。
聊城莘縣古云鎮城管執法部門工作人員王曉輝說:“今天我們和媒體同志、和派出所一起聯合執法,對飯店和灌裝大氣包的情況、灌裝的井口進行了統一聯合執法檢查。對所有發現的氣包,我們該扣留的扣留,對違法人員派出所現在正在調查這個事情,下一步我們和派出所、中原油田我們聯合執法,對下一步大氣包灌裝情況嚴厲打擊。”
對運送、使用燃氣大氣包的人員,會怎么處理?當地對燃氣大氣包的查處還會有什么進展?記者將會繼續關注。
(原標題:山東街頭,拉著“炸彈”回家)
來源: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