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濟南花百億資金收購的企業竟是“空殼”?
日前,山東瑞境置業有限公司反映稱“山東濟南有錢就是任性,花百億資金替負資產私企填窟窿”,對山東濟南高新區直屬企業濟南高新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在一場涉及上百億資金的債務重組中,所收購的資產提出質疑。反映指出,2018年濟南高新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在對山東天業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及天業恒基(濟南高新股份)進行債務重組中,疑存在利益輸送,侵吞國有資產的情況。
重組前的天業恒基市值不到20億元,天業房地產集團凈資產干脆為負。地方政府直管的國企為何會斥資百億替一個負資產私企填窟窿,其動機至今是個謎。而重組后天業恒基(濟南高新股份)并沒有任何好轉,目前仍在向濟南高新城建借款經營;天業房地產集團更是被法院公開懸賞尋求可執行財產。
債務重組的目的就是為了解除債務危機,讓企業健康的運營下去,然而濟南高新花了百億資金重組的兩個企業,一個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名單,仍需融資借款高達60億元;另一個則是債務重重無可執行財產的空殼企業。百億資金并非小數,根據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濟南市高新區的地方公共財政收入預算數也不過110.75億元。這個結果讓人不禁疑問,這高達百億的資金到底花哪兒了? 這些錢真的被用來緩解債務危機了嗎?整個過程是誰主持操辦的?背后的獲利者又是誰?
私企債務纏身,國資出“一年地方財政預算收入”相助
2018年4月26日,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一份《非標審計意見專項說明》,表示無法證實上市公司天業恒基(現濟南高新股份)共計52.36億元資金的去向。天業恒基和天業房地產集團的債務危機正式被擺在了大眾面前。
根據調查顯示, 2017至2018期間,天業恒基(現濟南高新股份)有397,842.52萬元債務違約,以及高達542,667.20萬元未披露對外擔保。加上其當時的母公司山東天業房地產開發集團及下屬關聯企業的債務,總負債超過300億元。此時的天業恒基(濟南高新股份)市值不足20億元,天業房地產集團的凈資產為負。
在這種情況下,天業恒基(濟南高新股份)與天業房地產集團找上了濟南高新城建,而濟南高新城建也未讓天業恒基失望,在濟南市高新區領導的支持下,決定對天業恒基和天業房地產集團進行收購和債務重組。

根據公告顯示,濟南高新城建將以股權收購、提供運營和周轉流動資金的方式,對天業房地產集團整體業務涉及的資產、負債及股權等進行重組。并在合適時間收購天業房地產集團的全部或部分股權,收購完成后濟南高新城建將成為天業集團的控股股東,并間接控制天業房地產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山東天業恒基股份有限公司(現濟南高新股份)。
濟南高新城建的內部文件顯示,在協議達成后,濟南高新城建共委托了4組共59家律所與債權人進行重組談判,預計節約30億重組資金。以當時天業恒基(濟南高新股份)及其母公司天業房地產集團的負債來看,即便達成預期目標,濟南高新城建也需要付出高達上百億的資金才能完成重組。根據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做出的濟南市高新區的全年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也不過 115.05億元。

(濟南市高新區2019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草案表)
根據公告顯示,債務和解多數以不計付或減免部分利息、罰息、違約金及費用的方式達成,而債務本金則是由濟南高新城建和濟南高新控股集團買單,重組收益遠遠低于預期。

(濟南高新股份債務和解公告)
濟南高新城建全稱為“濟南高新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系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直接控股企業,控股比例高達80%;濟南高新控股集團則是濟南西高新區國資委的全資控股企業。外人很難理解,濟南高新區為何會出資百億替一家民企填窟窿,其收購動機至今是一個謎。
重組后:一個仍需融資借款60億,一個無可執行財產
事實上,斥資百億的債務重組并未能拯救現在的濟南高新股份,反而將濟南高新城建自身拖入了泥潭。2019年10月21日,證監會向天業恒基(濟南高新股份)發出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及《市場禁入決定書》。而由此引發了大規模的投資人索賠。
2020年,天業恒基正式更名為濟南高新股份,在重組紅利過后,后遺癥再次集中爆發。根據年報顯示,濟南高新股份2020年凈虧損高達8.25億元,市值為28億元,負債率高達88%。
2021年,濟南高新股份更是問題重重,先是因為此前虛假陳述問題,面臨著超過4000名投資者的索賠,索賠金額累計超過10億元,其中2982名投資者已提起訴訟,索賠金額已經超過濟南高新股份市值的三分之一。隨后又因為股東山東天業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的債務問題,導致天業集團持有濟南高新股份的 65,339,890 股無限售流通股和 43,768,790 股限售流通股被輪候凍結,期限長達36個月,占總股本的12.33%。其中的36,636,959 股無限售流通股、26,433,041 股限售流通股前期已被司法拍賣。2021年1月以來,濟南高新股份法人就先后被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出限制消費令。
在重重危機下,濟南高新股份再次向外融資借款,僅2021年4月,濟南高新股份就擬向外融資借款60億元。4月23日,濟南高新股份發布董事會決議公告,擬向相關銀行等金融機構及非金融機構申請不超過人民幣 50 億元(或等值外幣)的融資額度(包括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借款、項目貸款、信托計劃融資、保理融資、委托貸款、保函、票據等);4月29日,濟南高新股份召開董事會,會議決定濟南高新股份及子公司 2021 年度擬向公司控股股東濟南高新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和關聯方申請不超過 10 億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的借款額度,而申請借款的原因系基于滿足濟南高新股份的經營需要。

(濟南高新股份借款公告)
三個月之后,濟南高新股份的另外一個大股東、被濟南高新股份收購的天業房地產集團再次爆發債務問題,2021年7月27日,天業房地產集團被法院發布懸賞公告,公開向社會懸賞天業房地產集團的可執行財產,執行標的為5050.9萬元。

(法院懸賞公告)
根據公告顯示,濟南高新城建對天業房地產集團和天業恒基(濟南高新股份)進行債務重組的目的,是幫助天業房地產集團集團盤活資產,理順經營,并直接控制濟南高新股份。然而,在花了上百億的資金今后,天業恒基(濟南高新股份)仍在不間斷的借款經營,資金需求高達60億元。天業房地產集團直接被法院爆出無可執行財產。
種種現狀讓人不禁疑惑,濟南高新的百億資金到底花哪兒了?這些錢真的被用來緩解債務危機了嗎?重組前有沒有對天業房地產集團和天業恒基的債務問題進行過調查?此次重組是誰授權同意的?整個過程是誰主持操辦的?百億資金買了如此企業,背后獲利者又是誰?
瑞境置業的一系列質疑并沒有得到相關部門的回應,反而是相關材料接連莫名被刪除。瑞境置業稱,在反映材料被刪除之后,沒有任何相關部門與其聯系。
政府直管的國企為何會出資上百億對負資產私企進行重組,至今是個謎。百億重組過后,一個仍需融資借款高達60億,一個無可執行財產疑似空殼,這超過百億的重組資金到底是用于重組還是被相關人員分了蛋糕?
種種疑問背后的真相到底為何,還需要有關部門進行查處。如此巨額資金,卻買回一個“空殼企業”,誰該負責?(湘江時報/水中花)
[來源:大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