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來最大秋汛來臨,他們24小時守護黃河濟南段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在黃河邊待了10年,作為濟南天橋黃河河務局濼口管理段險工14號壩的一位巡查員,這樣的秋汛場面,張靜還是第一次見。壩上8個人,只有她和張麗慧兩位女將,但是在這次突如其來的秋汛面前,堅守,成為了每個人義無反顧的選擇。

  直面黃河探測根石

  一根繩子穿起的默契

  10月5日,濟南突然降溫了。呼嘯的秋風伴隨著奔涌的黃河,真正有了秋天的味道。

  張靜從岸邊值班的板房里出來,突然吹過的一陣冷風讓她打了個寒戰,她縮了縮脖子,緊了緊身上穿著的救生衣,和幾個共同值守的同事踏上了巡查之路。自從流量達4000立方米每秒以上后,巡查需要加密,每兩小時一次的巡查也成為了他們目前的日常。

  這一行人里,除了兩位女將,還有在守護了黃河39年的“老黃河”王生。已經54歲的王生是百里黃河風景區內濼口管理段的巡查員,這一趟巡查里,他的任務就是“探測根石”。所謂“探測根石”,就是用探測桿伸到水下,確保河底的根石沒有松動。“只有根石穩固了,大壩才能穩固,才能保證黃河大流量過境時,岸邊一切安穩。”王生說。

  探測根石的地點并不遠,就在板房下往西走幾米。天橋段共有四個探測點,探測點都是黃河經過最湍急、最迎河水而上的地方,也是根石最容易松動、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而王生所在的濼口險工14號壩,就處于河道拐彎處,黃河主流迎面而來,強大的沖擊力直接影響到堤壩的安全。

  王生手里的銀色探測桿,是探測根石的主要工具。這根能夠伸縮的桿子,可以深入到河水中,直接感受到石頭的松動與否。王生把安全繩打開,這是確保探石人員安全的重要保障。鎖扣扣在身上檢查好,身后的三位年輕小伙子接過安全繩,分別系在腰間。低頭緊了緊身上的繩子,再三確認安全后,大家抬起了頭。

  一根幾米長的繩子,系在了四個人身上,鎖扣中,傳遞著黃河人之間的默契與信任。

  王生走到岸邊,這是離黃河最近的位置。腳下就是雜草和石頭,黃河的波浪一層層地往下游奔流,面對著湍急的黃河,王生手里拿著探測桿,小心翼翼地伸進河里。

  對于干了快一輩子的王生來說,這項工作也已經輕車熟路。感受著桿下石頭的情況,幾分鐘后,王生回頭。

  “一切正常。”這是最好的消息。

  最大秋汛來臨

  用腳步丈量汛情

  這是36年來最大的秋汛。

  盡管比不得王生在黃河邊待的時間長,但這十年與黃河打交道的過程中,這么大流量的過境,張靜也是第一次見。“上一次,還是前年黃河最大洪峰過境濟南的時候。”實時水位28.65米,實時流量4680立方米/秒,這是2020年7月2日早上8點,濟南濼口水文站測量的黃河洪峰水位,也是1996年以來24年間的最大流量。

  “今天早晨8點的數據來看,現在的流量已經達到5200立方米/秒了,水位也已經達到29.20米了。”張靜說,“比前年的數字要高500多。”沿著黃河岸邊錯落不平的石頭路巡查,張靜一行邊走邊看,這次的黃河水來的又猛又急,上游小浪底水庫的泄洪,和中下游接連不斷的幾場降雨,成為了這次最大秋汛的主要原因。“這幾天還在持續降雨,看起來還流量和水位還得漲。”張靜看了看水面,洶涌的黃河奔流不息,但離岸邊還尚有距離。

  14號壩是需要重點查看的壩位之一,兩小時一次的巡查,就是為了確保在汛情嚴峻的時候還能保證黃河安瀾,一旦出現任何問題,第一時間進行上報。“板房里有一個專門記錄的本子,如果一切正常,我們會在每次巡查后記錄下來,出現問題的話,不但要記錄,還要立即給值班人員匯報。”目前為止,張靜所在的14號壩還沒有出現任何意外情況。

  張靜幾人負責的這段有3366米,每次巡查,幾個人加上探石和巡查,都要歷經一兩個小時。“回去之后記錄下巡查情況,喝口水,可能又得出來了。”張靜說,這幾天天比較冷,到了晚上,值班的防汛員回到板房,也是伴著雨聲簡單休整。雨滴落在板房上,讓防汛工作也多了一絲味道。

  流量接連上漲

  拋石穩固堤壩

  “昨天已經達到5090立方米每秒了,水位也過了29米。”幾天來,連續上漲的水位和越來越高的流量,也讓防汛人們做了許多準備。為了防止出現意外情況,拋石成為了防汛的重要工作。

  在百里黃河風景區的岸邊,沿著黃河東西走向的一條大路兩側,許多的石頭整齊地堆放在一起,外面用簡單的長形石頭封起,一座座狀似小山的石頭中,種植著樹木。在游客眼中起到裝飾性作用的石頭,卻是防汛的重要工具。“為了穩固堤壩安全,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會進行拋石工作,這些岸邊的石頭,就是我們的儲備石。”張靜指著這些石頭說。

  從昨天開始,50立方的巨石已經投放到了黃河堤壩上,保障堤壩的穩固,“可能還會拋兩三天。”張靜說。在石頭旁邊,一輛挖掘機正停在岸上,“這就是用來拋石的工具。”

  中午臨近12點,張靜一行來到了辦公室,辦公室比外面要暖和許多。電腦上,監測實時的水位高度的攝像頭在強勁的風中搖搖晃晃,被雨水淋得有些模糊。張靜打開了黃河水情日報,今天早晨8點,監測的流量是5200立方米/秒,昨天早上還是5140立方米每秒,24小時的時間里,流量已經增加了60立方米/秒。國慶以來,這個數字每天都在上漲。

  這趟巡查,一路平安,一切正常。張靜把救生服脫下來,準備去吃頓熱騰騰的午飯。窗外秋雨飄零,秋風卷積著落葉。下午,他們還將繼續踏上巡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