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記者 于曉波
奧運爭光 全運奪冠
領跑中國競技體育,山東秘訣何在?

□ 本報記者 于曉波
10月19日上午,山東省參加東京奧運會、第十四屆全運會總結表彰大會在濟南舉行。
東京奧運會,山東奧運健兒以7枚金牌、11枚獎牌的成績,創造了我省參加奧運會歷史最好成績,實現金牌數全國第一。
第十四屆全運會,山東健兒獲得58枚金牌、160枚獎牌,勇奪金牌、獎牌數“四連冠”。
在奧運和全運先后舉行的年份,山東領跑中國競技體育,奪得東京奧運和全運競技金牌“雙冠王”,這其中有哪些秘訣?
東京奧運會上,煙臺姑娘孫一文“一劍封喉”改寫重劍歷史,為山東奪得東京奧運首金;女乒國手陳夢一路氣勢如虹,連拿女單和女團兩枚金牌,捍衛了國乒榮耀;“00后”張常鴻沉著冷靜,一舉打破男子50米步槍三姿世界紀錄……
全運會上,山東健兒同樣奮勇拼搏:男子八人賽艇、男子4×200米接力千秒位奪金;柔道楊俊霞、飛碟韓旭、射擊張常鴻歷經加時、加槍最終奪冠;皮劃艇張冬、馬青夫妻雙雙站上最高領獎臺……
榮譽的背后是鮮為人知的艱辛和努力。
東京奧運會周期伊始,我省備戰形勢異常嚴峻,缺少過硬的優質“金牌點”。
面對疫情影響、奧運延期這一突發情況,我省重新調整、制訂備戰工作方案,化被動為主動,最終有49人入選中國奧運代表團,人數居全國第一位,為最終閃耀東京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奧運硝煙未散,全運戰火又起。
省體育局黨組發布軍令狀,動員一切優先力量,組織復合團隊,逐人制訂方案,用好最后僅剩的十幾天時間,精心做好心態調整和狀態恢復,保證運動員在奧運、全運之間順暢銜接,在全運會上繼續創造佳績。
“以奧運爭光為最高戰略,以打造具有世界競爭力的運動隊為最高目標。”省體育中心主任、省體育局競技處處長林春說,山東堅持以奧運帶全運,科學論證和正確處理奧運會、亞運會、全運會、省運會之間的關系,層層建立責任分工體系,變結果考核為過程考核,最大程度保證實現目標任務。
據了解,每一輪長達四年以上的競技周期,山東運動員基本全年無休。
運動員優異成績的取得也離不開優秀的教練員團隊。短短幾年,我省獲全運金牌的教練數量由26人增加到61人。
“在競技訓練上,省體育局確立教練員主體地位,推進‘科訓醫管’一體化建設,打造復合型教練員團隊;探索訓練周期規律和項目制勝規律,層層細化訓練周期,提高科學訓練水平。”林春說。
與此同時,省體育局打造了全國一流的科技服務平臺和運動康復平臺,為運動員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醫療保障。建立了全國第一所教練員學院,一批優秀教練從中脫穎而出,充實了各市的教練力量。
競技體育的發展,塔尖固然重要,但也離不開塔基的豐厚。我省始終高度重視后備人才培養,積極推進市、縣級體校辦學改革。
“十三五”時期,德州、聊城恢復市級體校,縣級體校由“十二五”時期的95所增長到147所,實現了“市市有體校、縣縣有體校”的目標;兩級體校在訓學生4.5萬人,居全國前列;全國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35所,居全國首位。
省體育局青少處處長宋振波表示,山東正逐步優化省運會競賽設置,抓好年度錦標賽和冠軍賽,實施青少年“一小時交通圈”競賽工作,青少年體育競賽的數量和質量都有很大提高,為各個項目科學選材打牢了基礎。
“下一步,我們將集中精力抓好今年的冬訓,全力備戰明年的北京冬奧會和杭州亞運會,啟動2024年巴黎奧運會備戰工作,爭取為國家作出更大貢獻,為我省贏得新的榮譽。”山東省體育局局長李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