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召開《2022年“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第一批)》宣講視頻會,會上記者了解到,《2022年“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第一批)》在延續去年的36項支持政策基礎上,又針對產業集群培育壯大、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創新載體建設、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謀劃提出了14條政策措施,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產業集群培育方面,圍繞集群綜合實力、發展活力、研發創新能力、公共服務能力等進行綜合評價,2022年對評價結果居前10位的,山東省財政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支持中小企業創新方面,通過“創新服務券”等模式,支持企業圍繞創新和技術、數字化賦能、工業設計、市場開拓等方向提升能力,單張服務券最高補貼5萬元;擴大職稱申報參考依據范圍,將技術創新、專利發明、成果轉化、技術推廣、標準制定等成果作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申報職稱的重要參考。
創新載體建設方面,從山東省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中安排2億元,集聚專家智庫、聯盟協會、高校院所的力量,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產業攻關,對已突破“卡脖子”技術并轉向大規模產業化的優質項目進行全要素賦能支持;建設以成果轉化、科技型企業孵化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等為重點的開放式大學科技園,山東省財政依據建設發展績效給予每家省級開放式大學科技園最高1000萬元獎補。

關鍵技術攻關方面,聚焦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關鍵基礎、核心技術、“卡脖子”等薄弱環節,采用“揭榜掛帥”機制實施技術攻關,對承擔國家產業基礎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項目的企業,山東省財政采取股權投資方式擇優予以支持;山東省財政安排2億元,實施農業良種工程,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推進種質資源收集保護、精準鑒定和創新利用、生物育種平臺建設。

2022年,山東將以沖刺姿態做好各項工作,緊扣培育壯大“十強”現代產業,進一步集中優勢資源和力量,打造一批代表新經濟和未來產業方向的引領性集群、領航型企業、標志性項目,加快提升產業創新力,基本形成新動能主導經濟發展的格局,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
據悉,2021年,山東105個“雁陣形”產業集群規模達到5.7萬億元,154家領軍企業總產值突破2.1萬億元;4家產業集群納入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十強”產業增加值增長15%左右,新舊動能轉換取得明顯成效。
(總臺記者 竇效磊 陳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