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亞楠
2021年,山東科技系統爬坡過坎、奮勇爭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科技創新多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全面完成了既定的各項任務,多項目標超額完成,比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7000家的目標,實際達到了20217家,新增5500多家,是歷史上最多的一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平臺建設、人才引進等目標全部超額完成。” 在1月21日召開的2022年全省科技工作會議上,省科技廳廳長唐波表示。

這一年,全省科技系統堅持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牢固樹立走在前列的強勢思維,奮力爭先、勇爭第一,有多項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
——承接科技部氫進萬家、北斗星動能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是全國首批唯一示范省份。
——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獲準批復,領域類技術創新中心達到2家,并列全國第一。
——8家高新區獲批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新增數量全國第一。
——4個產業集群入選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新增數量全國第一。
——新增2家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總量達到21家,居全國第一。
——2個1類新藥上市,新藥獲批數量全國第三;2個中藥新藥獲批上市,中藥新藥獲批數量全國第一。
——山東綠色技術銀行納入科技部布局試點建設,全國兩個試點地區之一。
——4名長期在魯工作外國專家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新增數量全國第一。
——全國科技獎勵制度改革唯一試點省。
——全國科技人才分類評價改革三個試點省之一。
——全國科技成果評價改革四個試點省之一。
通過這一年的努力,我省科技創新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科技創新高位推進的力度更大了,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更強了。2021年,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達到132億元,集中財力支持重大科技創新,聚焦全省重點產業技術需求,分析凝練出774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動態清單,組織實施150項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助推智慧交通、量子通信、云計算、海工裝備、氫能源等20多個領域跨越式發展。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亞楠 通訊員 劉凡子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