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訊 煙臺格“外”好!4月26日,來自中國、俄羅斯、南非、韓國、日本、印度尼西亞、越南、蒙古、老撾等國家的30余名魯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的學生走進福山博物館和王懿榮紀念館,沉浸式感知體驗福山福地厚重的文化底蘊,觸摸中華歷史脈絡,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文字的出現,使得語言可以留存,文明得以延續。從甲骨文開始,漢字的一脈相承使中華文明綿延永續。甲骨文是目前已知中國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記載了殷商社會的歷史和文化,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甲骨文的發現改寫了世界文明史的記錄,把中國信史提早了1000多年。在王懿榮紀念館,大家跟著講解員的腳步,了解王懿榮一步步的成長經歷,通過流傳下來的種種物件與主人公展開心靈的交流。通過獨特的文化體驗,外國友人對中華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中國歷史太有意思了!”來自南非的里奧不停地在拍照記錄,“我對中國的文字很感興趣,今天親眼看到了甲骨文,讓我非常震撼。正因為有了這些最早的文字,才慢慢地把中國的文化記錄下來,流傳下來,讓全世界的人民看到。”

  據介紹,王懿榮紀念館展覽內容共分為六大部分:光輝生平、甲骨之父、忠烈千秋、風范長存、佳作傳世、甲骨文書法,展示了王懿榮的遺物,手札書信、著作、書法等300余件。

  走出王懿榮紀念館時,留學生們戀戀不舍,“這次參觀加深了我對中國文化的興趣。”來自俄羅斯的美麗亞說。“從紀念館回去后,我會把今天的所見所聞和我的朋友們一起分享。”來自日本的八木優一告訴記者。

  本次“機遇中國 活力山東”外國留學生感知體驗活動旨在讓外國友人深度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讓外國友人更好地了解山東、關注山東、融入山東,讓世界看到“仙境海岸 品重煙臺”厚重文化底蘊。

  來源:中國山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