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6月11日訊 (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侯洪強 李化成 王希 韓妍妍 姜洋)據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今日報道》報道,給火箭加注過燃料,為航天城種過菜養過豬,如今負責航天員的接待,下面咱就一起去認識一位在戈壁灘上,為航天事業默默奉獻了13年山東老鄉,他就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員接待站站長,來自我們山東濱州的張金栓。
神舟十號發射前,記者在問天閣見到了張金栓,他正在忙著迎接即將入住的航天員。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員接待站站長張金栓稱,前邊就是航天公寓,也叫問天閣,這里邊已經進入隔離狀態,航天員來以前,工作人員提前在里邊消毒,清理衛生。
張金栓自豪的告訴記者,航天員在問天閣吃的菜都是他們自己種的。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員接待站站長張金栓說道,好多人不知道,航天員來了以后,不給他上涼菜,都是湯類主食和熱菜,就是怕出現意外情況。
張金栓說,他最早從事的是火箭加注,也就是側面為航天員服務,從神州八號開始面對面做保障,他與航天員的距離越來越近,肩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因為一定要讓航天員在他這里找到家的感覺,因此從航天員食宿到出征各個環節他都如數家珍。有了大家就顧不上小家,我們在這張經過戈壁灘風沙磨礪出來的略顯老成的臉上還是讀出了他對家人的歉意。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員接待站站長張金栓表示,他已經有六年沒回家(山東)了,其實他家也在這邊,孩子也在這邊,照顧不上,從單位到家里邊也就是五分鐘,他們家小孩是個男孩,星期五晚上星期六晚上就擠在小床上聊聊天,算增進父子之間感情。
采訪中,張金栓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航天是千人一桿槍,萬人一門炮的事業,無論哪個崗位,自己的要求就是不能出一絲紕漏。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員接待站站長張金栓表示,作為一個山東人來說,在遙遠的戈壁灘自己默默奉獻,能體現出自己的價值,真正的價值,心里真的非常自豪,非常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