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當年戰場上的生死約定,抗戰老兵歐興田整整堅守了30年。
已過耄耋之年的歐興田1939年參加革命。為了打通被彭雪楓師長譽為“淮北西大門”的固鎮一帶交通線,歐興田所在9人尖刀班擔負拔據點、抓舌頭等任務,在敵占區撕開一條百余里秘密“走廊”。班長、副班長犧牲了,戰友犧牲了,歐興田腰脊椎、兩根胸肋被打斷,但卻幸免于難。
1981年12月,歐興田離休,帶著當年的承諾,回到了當年戰斗的地方,為犧牲戰友修墓守陵。為把烈士遺骨找齊,歐興田用兩年半時間,足跡遍千里,如今已收集了500余具烈士遺骨。但他不滿足:“還太少,得盡力在有生之年把2400名戰友都集結起來。”為省錢,他用離休工資、家庭積蓄買樹造林、選石制碑,親手鐫刻碑文。為了當年的約定,歐興田吃住在陵園內,一晃30年,青絲成霜雪。有人問:為啥舍棄好日子不過偏守陵園?歐興田一臉淡然:“我慶幸還活著,和當年的戰友們相伴,就是圖個心安。”
周海良、楊雪辰、本報記者張 雷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