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9月29日訊(記者 王愛科) 截至9月底,島城今年保障性住房開工數量超過1.7萬套,超額完成了今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設目標。記者29日采訪了解到 ,目前島城共落實保障性住房項目54個,已開工建設的保障性住房房源當中,公共租賃住房數量達11348套,占總開建數量的六成以上。
“今年省政府下達的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為1.65萬套,截至9月底,各區市共提報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54個、總房源17839套,超額完成了省政府要求的保障性住房建設目標!鼻鄭u市住房保障中心主任王育生說。
項目進展方面,54個保障性住房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其中配建項目32個,房源總量為9937套,占開工建設房源總量的56%。10個保障性住房項目已經竣工,總房源數量為2065套;8個保障性住房項目已主體封頂,房源總量為1456套;17個保障性住房項目正在進行主體施工,房源總量為6183套;8個保障性住房項目正進行基礎施工,房源總量為2895套;11個保障性住房項目正進行基坑開挖,房源總量為5240套。
記者注意到,已開工的17839套保障性住房當中,公共租賃住房房源一共有11348套,經濟適用住房有4699套,限價商品住房的比例較小,僅有1792套,公共租賃住房占總開工房源數量的64%。
“從2008年起創新實施了保障性住房配建制度,規定凡是規劃為住宅的房地產項目,全部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其中,新增建設用地規劃為住宅的,按不低于20%的比例配建;城中村和舊城區改造項目,扣除拆遷安置用房后,按不低于5%的比例配建;企業用地規劃為住宅的,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按照25% 、30%、45%的比例配建!蓖跤f,不適宜配建的地塊,要提取相應比例的土地出讓金用于集中建設項目用地的征收補償,這項制度不僅有效解決了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土地和資金難題,同時將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方式和位置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方便了被保障家庭就近就醫、就學和生活。
此外,在配建制度確保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的同時,青島市通過市、區兩級財政直接投入、讓渡土地收益和減免配建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相關配套費用等三種方式確保建設資金來源。
“按照青島市規定,配建中的廉租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用地均采用直接劃撥的方式供應,廉租住房保障和建設資金以及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資金主要以財政預算安排為主!蓖跤f,市財政對項目中配建的租賃型的保障性住房按每建筑平方米3000元進行補助,不足部分由區財政補齊,房屋建成后由政府收回統一實施配租;對項目中配建的出售型的保障性住房主要采取讓渡土地收益的方式吸引和利用社會資金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其中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用地采用直接劃撥的方式供應,限價商品住房建設用地采用“限房價、競地價”的方式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