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之旅
失聯乘客燕子和小偉結婚6年了。
燕子是家中獨女,兩人住在了女方家。
這次出行是因為今年計劃生個寶寶。燕子為生寶寶辭掉了工作。去馬來西亞,是為了讓自己更放松。這簡直是又一次蜜月之旅。
當知道航班失去聯系,燕子的媽媽不知道該找誰。看到電視上說乘客家屬都在北京,兩個人3月9日坐上了開往北京的高鐵。
她在車上的哭泣引起了另外一位乘客的注意。乘客是失聯旅客王曉(化名)和高上(化名)的親屬。這兩人正好是燕子小兩口一起報團馬來西亞五日游的好友。
這對好友的家人說,兩個人剛剛訂婚,這次旅行是為了慶祝訂婚。
除了他們,和燕子夫妻同行的還有一對夫妻,也是80后。這次,本來是這些年輕人的狂歡之旅。
王祈安(化名)有點后悔沒有陪陳昀去旅行。
陳昀拍了自己騎在大象上的照片從尼泊爾傳給丈夫,“我們在尼泊爾玩得很爽”。
王祈安在麗都飯店的家屬安置廳里,一次次打開這張照片,照片下面有他的回復,“祝你們玩得順利”。
陳昀2月底跟22個驢友前往尼泊爾,他們都有共同的喜好,愛旅游,喜歡攝影。
從華盛頓到加德滿都,陳昀已去過六七個國家,在尼泊爾的河流上、綠樹旁,遮陽帽擋不住她的微笑。
3月8日不到6點半,T3航站樓,王祈安站在M8出口,7點半,8點半,兩小時過去了,不見陳昀。
王祈安沒在機場死等,回家開電腦,失聯,還是失聯。
10點多,王祈安再也坐不住了,在麗都飯店的家屬安置區,他和懷著相同焦慮和悲傷的人們聚在了一起。
昨晚18時,王祈安坐在人群中間,抹了一把臉,再次打開手機,耳朵貼著聽筒,3月7日晚上,陳昀用語音在微信里喊他的名字。
“她屬雞,57歲,已經退休,兒子大了。”王祈安頓了頓,“她正是沒有負擔到處玩的年紀。”看著照片里的妻子,王祈安說。
“老董,不著急”
董國偉就這么和飛機一塊兒消失了。但學生們覺得,“董老師一點兒都不著急,他一定是想‘回來跟學生又有的吹了’”。
董國偉,南京市溧水區美術家協會主席、溧水書畫院院長,在溧水高級中學當美術教師。
他和南京幾位書畫家去了在吉隆坡舉辦的書畫交流筆會,在“江蘇隊員”里,48歲的董國偉年齡最小。
此前,不少朋友都不支持董國偉的馬來西亞之行。
溧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陳培盛就勸過幾次,“這個是民間活動,不是官方組織的,自己要交兩萬塊錢,不值。”
在陳培盛眼里,小董喜歡潛心作畫,教書育人。在學生印象里,“老董”包容、親切。
一名學生在博客中回憶,“很多同學在老董凌亂的家里吃著炸雞、薯條、薯片、冰淇淋,在祥和歡樂的氛圍里消磨完統考前的晚上”。
學生們都說董老師是好人。他們記得,三年來,董國偉義賣畫作捐助了十余位失學兒童,還多次把賣畫的收入全部捐給貧困孩子。
在溧水地方論壇,一百多名學生自發為董國偉祈福,“讓我們共同祈禱,好人會回來的”。
也有學生在用幽默的方式喚回老董。“每個高中都有一位奇葩老師,老董就是朵奇葩,走路上半身不動,總像是在飄,這下玩兒大了,飄去馬來西亞,飄不見了”。
同樣讓朋友感到豁達的是黎明中。他與老董同在畫家團里。
黎明中曾經是江西省省委副秘書長,練習書法有幾十年。
《中國書法》雜志編輯部副主任朱中原對黎明中印象深刻。他回憶,和黎明中初次相識是在2012年,“黎明中在上海辦了一場書法展”,很多書法界名人都來觀展,黎明中很感慨,說遇到了一生中最好的朋友。
兩人第二次見面,是在去年夏天。晚飯后,黎明中得知朱中原住在通州,非要留他在酒店里住一宿。
他開玩笑說,給你夫人打電話,說今晚和一個老頭兒同居,不要擔心。
那晚的長聊讓朱中原對黎明中有了更多的認識。
曾經在政界里起伏,他對人生顯得淡然自若。
朱中原還記得一次離別。那天,黎明中執意要把他送到機場,“我不肯,他卻一直送到地鐵里。“車開后我回頭一看,他還站在那不停揮手。”
失聯乘客最后的印跡
●“(我)過兩天就回家了,(你在家)別總跟爸抬杠。”
3月5日晚,在新加坡打工的邊亮京給河北保定的母親打電話,27歲的他在新加坡做建筑工,離家時兒子才8個月大。
●“早上6點半到,你來機場接我吧,到了給你打電話再出門,T3航站樓。”
這是陳昀在吉隆坡機場給丈夫王祈安最后的留言。57歲的陳昀曾去過六七個國家。
●“視頻吧。”“10點了,孩子睡了。”
3月7日晚10點,在吉隆坡的趙朋跟在河北定州的妻子張靜說,他想看看妻子和剛滿一周歲的孩子,張靜不忍心吵醒孩子,她至今懊悔。
●“終于可以回家了……第一站:佩斯~吉隆坡。”
吉隆坡只是石賢文的中轉站,3月7日14點39分,他在QQ空間發了一張吉隆坡機場的照片。
●安德魯,失聯的馬航MH370航班乘務長(CS,chief steward),起飛前曾給母親凱瑟琳打電話,“他告訴我他給我轉了一些錢。”事發當天,凱瑟琳在家中期待兒子平安落地時,得到兒子所在航班失蹤的消息。
●3月6日,董國偉在朋友圈里發布了失蹤前最后一條訊息,這位南京市溧水區美術家協會主席,拍下展會上自己的畫作,放上了在中華大禮堂前的留影,別無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