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為何“加密”?
摸底過程或遇“特殊”案例
一組工干部稱,摸底過程中沒有多大阻力,“大家都很配合。畢竟‘裸官’只是少部分人,大多數干部都不涉及這個問題”
各省為何避談“裸官”數量?是摸底進展不順利?還是“裸官”數量偏多?
“不掌握‘裸官’數量,談何治理‘裸官’?”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等受訪專家對新京報記者說,摸清“裸官”數量是“裸官”治理的“必要條件”,但遺憾的是,這個“必要條件”從2008年“裸官”一詞產生至今,一直沒搞清楚。2010年后雖然要求官員申報配偶、子女、財產等情況,但“裸官”數量仍然成“謎”。以至于在2012年、2013年的全國兩會上,原監察部部長馬馼面對記者提問,一連兩年回應稱,“這個統計數字(‘裸官’數量)現在還拿不出來”。
許耀桐認為,本次起底科級及以下干部的全國性摸底排查,終于能搞清“裸官”底數。但各地不應對“裸官”數據加密,“‘裸官’治理同樣要借助公眾監督的力量,所以‘裸官’數據應該公開”。
江蘇一地級市組工干部認為,各省暫未公布“裸官”摸底排查數據,并非特意“加密”,“一個原因可能是,摸底過程中遇到了一些特殊案例”。
他舉例說,他所在的地市,一名副處級官員即將退休,按慣例,退休前行政級別極有可能提半級。但他的妻子已經去世;兒子早年就已出國,目前的供職單位是一個科研單位,由于研究項目涉密,所以短期內不能回國。“這樣的官員符合‘裸官’標準,但子女不能回國確實有特殊原因,怎么處理還由上級部門定”。
“自‘裸官’一詞出現開始,就存在該不該‘一刀切’等聲音。”一位知情專家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認為,“裸官”和貪官之間有相互轉化關系,“裸官”更容易變成貪官,貪官往往會選擇做“裸官”,所以“裸官”儼然成為外逃貪官的“預備隊”。
上述知情專家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高層對“裸官”治理的思路已經很明確:不能身在曹營心在漢;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只要是官員,不論是否廉潔,都不能一邊掌握、行使公權力,一邊‘跨國家庭、一家兩制’,身在國內心在國外。”該專家說。
上述組工干部也強調,每個人的家庭情況不同,因此摸底過程中肯定會遇到特殊案例,但如何處理,還是要“一碗水”端平,“標準統一,只要是‘裸官’,家屬沒有放棄外國國籍,就不能在重要崗位任職,沒有例外。如此才有利于治理行動推進”。
他表示,摸底過程中沒有多大阻力,“大家都很配合,畢竟‘裸官’只是少部分人,大多數干部都不涉及這個問題。即便是‘裸官’,比如那名兒子短期無法回國的干部,組織部門跟他談話時,他也表示理解和支持”。
但受訪專家們認為,多省避談“裸官”具體數量,不排除“低調”心態,“認為‘裸官’涉及面廣,是個敏感問題,擔心公開數據會成為輿論的關注焦點,影響地方政府形象”,許耀桐說,“但中央的治理思路很明確,不論是哪個部門,還是哪個級別,只要是‘裸官’,就躲不開、藏不了。正在開展的今年第二輪中央巡視,就把‘裸官’列為巡視重點。各省份的‘裸官’排查結果,肯定要經過中央巡視組審核”。
圖解中國治“裸官”
何為裸官?
所謂“裸官”,是指配偶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沒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移居國(境)外”,是指獲得外國國籍,或者獲得國(境)外永久居留權、長期居留許可。
貪腐路線
腐敗斂財
家屬移居海外
轉移財產
擇機外逃
清理哪些崗位?
●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紀委、法院、檢察院領導成員崗位,上列機關的工作部門或者機關內設機構負責人崗位;
●國有獨資和國有控股企業(含國有獨資和國有控股金融企業)正職領導人員、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崗位,及其掌握重大商業機密或其他重大機密的領導班子成員和中層領導人員崗位;
●涉及軍事、外交、公安、國家安全、國防科技工業、機要、組織人事等部門中的重要崗位;
●掌握國家安全事項,以及發展和改革、財政、金融監管等重大經濟或科技安全事項等方面的工作崗位;
●其他不適合由配偶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任職的崗位。
據《配偶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任職崗位管理辦法》
各省如何排查?
摸底調查
包括科級及以下的國家工作人員,填寫《配偶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統計報告表》
個別談話
摸底調查中發現的“裸官”,由組織人事部門逐一分別談話,是接受調崗,還是其配偶或子女自愿放棄外國國籍或國(境)外永久居留權、長期居留許可。
注銷報備
配偶(或子女)自愿放棄外國國籍、國(境)外永久居留權或長期居留許可的“裸官”,填寫《自愿放棄外國國籍、國(境)外永久居留權或長期居留許可承諾表》。組織人事等部門督促其辦理注銷手續。
調整崗位
配偶、子女未放棄外國國籍、國(境)外永久居留權或長期居留許可的“裸官”,調整出“裸官”任職崗位“負面清單”中的五類崗位。
(原標題:全國裸官摸底結束 最快月底完成調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