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瘋狂英語創始人。7月底,李陽皈依少林寺,在“家暴門”事件過去3年后,再次進入公眾視野。這讓太多人產生疑問,這是一次自我完善,還是一次商業炒作?他曾有“英語教父”的稱號,“家暴門”讓他的公眾形象跌至低谷。對于這之后的紛紛擾擾,李陽覺得,無所謂救贖與幻滅,他還要承擔著拯救別人的使命,只是自己的精神世界,很少會有人理解。
和其他來講座的老師不同,李陽選擇從學員身后的大門進入講堂。
在四名保安的簇擁下,疾步穿行近50米的過道,在逐排吸引學員們的目光后,李陽躍上講臺。
在這座有半塊足球場大的講堂里,金黃色的燈光灑在講臺上,與紅色背景板上李陽的巨幅照片交相輝映,仿佛提醒著臺下學員,這是個神圣的時刻。
接下來的3個小時,李陽要向1300多名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學員,講授教育方法、成功學以及如何轉化負能量。
8月12日,天津賓館,這場題為“超級成功論壇”的系列講座到了第二天,盡管已經聽了3名老師的演講,但李陽上臺的一刻,學員們的情緒還是被瞬間點燃了,聽完李陽轉化負能量的四句箴言后,他們咆哮著,回應臺上的鼓動:
“挫折就是——”
“存折!”
“苦難就是——”
“教育!”
“失敗就是——”
“訓練!”
“傷害就是——”
“能量!”
燥熱的情緒經過短暫聚集,在人群中迅速爆發,直至接近癲狂。這場面,和李陽曾經無數次站在萬人面前的演講一樣,也和曾經存在過的“群體無意識”狀態相似。
散場后,從湖南趕來的學員梁先生毫不掩飾對李陽的崇拜,“他就像個教父”,盡管臺上面對他的這名45歲男子,曾經對妻子施暴,加入安利3個月又退出,皈依佛門后口不擇言。
“人的形象有很多種。”李陽說,“家暴門”影響的只是自己作為丈夫的形象,“我是英語教父,就還是英語教父”。
面對外界排山倒海般的質疑,李陽說他很高興,這說明還有太多人需要他去拯救。他把手擺在胸口,“很多人思考的境界在這”,另一只手隨即舉過頭頂,“我在這。”
“我是有使命的”
這種差距讓李陽有時很焦慮。
他說自己很著急,急于讓“很多人”追上他的步伐——盡管在他看來,這實在太難了。
來天津之前,他在上海和廣州之間往返了好幾次,好讓追隨者能在瘋狂英語國際夏令營上看到自己。
“他停不下來,甚至覺得吃飯睡覺都是在浪費時間。”李陽的助理小柯說,最夸張的時候,他要陪著李陽在一天之內轉換五個城市,“這幾乎是極限,太瘋狂了。”
小柯說,李陽對生活的品質沒有概念,“你能想到嗎?他每次出差都和我住標準間,至于吃飯,幾個包子就行。”
8月12日中午12點半,李陽趕到天津賓館時,離講座開始還有一個半小時,房間里,他大口吞咽著助手臨時買來的涼皮和肉夾饃,卻授意助理拍下他舉著肉夾饃的畫面。
李陽說,他隨時都在自我完善,這正是追隨者崇拜他的原因,“他們把我當成教父,需要我傳遞這種正能量,我是有使命的。”
臺下的學員們盯著李陽,看他揮舞著的手臂,聽他講述成功理念和教育經驗,然后用嘶吼的方式來回應“教父”的鼓動。
“我很會煽動情緒吧?”對于學員們的癲狂,回到房間的李陽說他很平靜,不需要這種狂熱的群體情緒給自己帶來滿足感,他甚至需要控制,讓聽眾的情緒在正常的范圍內波動。
會場外,一名剛剛聽完李陽講座的白發男子,對著酒店送水的服務生大喊,“這是我的夢想!你知道嗎?你知道嗎?”這是散場后一種慣性的釋放,他從廣東趕來,穿著剛在會場上買來的、李陽現場簽名的瘋狂英語文化衫。
來自江蘇的靳先生說,系列講座的門票從1380元到2980元不等,李陽的講座是傳授成功之道,被問到聽完課后該如何走向成功之路,他想了半天,終究沒想出來。
“反正就是一種心靈上的洗禮。”靳先生說。
萬事皆生意
在李陽看來,這場講座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學員們情緒飽滿、互動熱烈,關鍵的是,“收了200多個徒弟。”
不止一名學員證實,講座過程中,李陽不僅在介紹他的成功學,還會有意無意地找到幾個節點,推銷自己的商品。
一套李陽出版的書籍包括電子光盤,售價1000多元,李陽告訴學員,這些書
是他20多年來關于瘋狂英語和成功學的全部內容,“0歲到80歲都適用”,買下這一套,再不用買市面上的其他書籍。還有,現場交9000多塊錢,就可以拜李陽為師,成為徒弟后,可獲贈李陽簽名的文化衫,與師父的合影機會,以及今后免費聽講的資格。
類似的講座,李陽說最多時一個月有五六十場,第二天,他就要飛到武漢,做一場同樣的講座。
“我是個商人。”李陽說,什么都是生意,就像皈依佛門一樣,瘋狂英語也要和少林寺有一場持久的商業合作。
助理告訴他,很多學員擔心他出家不再講課,他特意囑咐記者,皈依不是出家,今后還會出現在瘋狂英語的夏令營和講座上,“否則學生們該以為我騙錢了。”
李陽早已規劃了一份合作藍圖,他希望在登封開辦瘋狂英語學校,在那里,學生們一邊學瘋狂英語,一邊練少林功夫。他不理解為什么很多人說中國過度商業化,“我們不是商業化過度,是太不足了。”在他的藍圖里,他要向外國人傳授瘋狂漢語,一個字30塊錢,“再在少林寺吃吃素食,練練功夫,多好。”
皈依那天,李陽試探著問釋永信,少林寺有這么精深的佛教思想,為什么不出版英文著作,釋永信答他,佛教思想仁者見仁,全靠個人開悟,不好寫在紙面上。
對于這場皈依,少林寺的內部人士透露,李陽皈依最重要的是對佛教的認可,至于商業合作,還沒有進入實質階段。
質疑我?那又怎樣
李陽知道有很多人質疑他皈依的目的,他無所謂。
前些天,有媒體報道出李陽對質疑網友的回應:“網友都是臭狗屎,是垃圾”。這個言論讓網民的聲討一浪高過一浪,李陽在微博上發了一份澄清聲明,他說是媒體誤讀了他的話,他從沒說過網友是臭狗屎。
“質疑也是一種生產力,歡迎質疑。”8月12日,李陽說。
歡迎的同時,李陽似乎有一種憤懣,憤懣的背后則是作為成功者的優越感,“也請質疑我的朋友想想,光質疑又怎么樣呢?你們是否能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他說自己是尋找解決方法的高手,他搬出了那句說過無數次的“讓3億中國人講一口流利的英語,讓中國之聲響徹世界”,說我李陽在教育事業奮斗了26年,解決了中國人學習英語的困難,不知道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
也有人開玩笑,“李陽這么癲狂,不知道釋永信大師的法力夠不夠。”然而現實是,皈依的李陽只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少林寺對這些俗家弟子并沒有過多的束縛力,少林寺外宣部主任鄭書民說,這要靠個人的羞恥心和道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