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wǎng)聊城10月27訊(記者 于瀟瀟)2014年6月,京杭大運河申遺成功,作為大運河重要組成部分,運河聊城段在運河文化的發(fā)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10月27日,“聚焦‘一圈一帶’——第十屆中國網(wǎng)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
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東臨京杭大運河,西依東昌湖,是一座集收藏、展覽于一體的特色文化博物館。據(jù)博物館館長陳清義介紹,聊城市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是運河沿線城市中唯一帶國字號的運河文化博物館,目前館藏運河文物7萬余件,是運河類博物館藏品最多的博物館。
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1.6萬平方米,展覽面積近7000平方米,是整個京杭大運河上最大的運河博物館,迄今已接待游客460萬人。博物館共五層,分陳列區(qū)、收藏區(qū)、研究和學術(shù)交流區(qū)三個功能區(qū)域。博物館整體陳列以“運河推動歷史,運河改變生活”為主題,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收藏、保護和研究運河文化,反映和展示運河的古老歷史、自然風貌和民俗風情。
除此之外,博物館通過多媒體、人體感應、三維動畫等高科技手段,充分運用聲、光、電等現(xiàn)代科技元素,融合運河文化和歷史,將聊城歷史和運河文化生動地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講解員告訴記者,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目前已被聊城選為愛國宣傳教育基地,對市民和游客免費開放,旨在讓民眾更好的了解運河文化,感受運河文化,傳承運河文化中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兼容交流的開放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