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 年輕人寧愿打工也不愿在山村當老師
記者曾多次帶領愛心讀者前往山村小學獻愛心,采訪中,有山村老師認為,教師應先分配在縣城學校,經過1至3年的集中培訓后,再分配到山村小學更好一些。“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老師的教課水平,同時,也有利于解決青年教師的婚姻問題。只要在當地安家,就能安心工作了。”
一位在山區任教三十多年的老師說,因為常年清貧,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印象里老師就是不掙錢的工作。“我的孩子寧愿去大山外面的公司打工,也堅決不回山村小學當老師,就是窮怕了。孩子小時候,我們家基本上就是村里最窮的家庭。”
另一位老師介紹,村里的年輕人寧愿去外面打工也不愿回山村教書,就是覺得山村老師工作辛苦掙錢不容易,二是在大山里找個合適的對象都挺難,更重要的是機會差一些,看不到什么希望。
一位山村老師告訴記者,除了提高鄉村教師工資待遇、福利補貼,希望其他方面的待遇也能跟上去。“比如評職稱啥的,能不能往偏遠山村小學傾斜一點?”同時,他建議健全山村教師的流入和流出機制,使扎根山村教育的教師們有盼頭,也樂于來山村小學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