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做起

  就任后馬上進入角色,展開基層調研

  履新濟南市委書記后,王文濤很快便進入了角色:3月28日,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尚勇來濟調研,剛上任的王文濤會見了尚勇一行,歡迎他來濟南考察指導,并對科協多年來對濟南經濟社會發展給予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而且,這位“新濟南人”還“懇請中國科協繼續對濟南市實施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給予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

  在很快進入角色、著想于為這座城市謀更多福利的同時,王文濤也想要盡快地熟悉濟南的相關情況。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對基層的調研隨即開始。曾長期擔任園區“一把手”、笑稱自己是“園區管委會主任出身”的王文濤,在濟南進行基層調研的“首站”定在了已“年滿24歲”的高新區。3月31日下午,泉城細雨綿綿,王文濤先后察看了漢峪金谷項目現場、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山東華芯富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OGS觸控屏項目等多個項目,并詳細了解了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今年的發展思路和重點、影響和制約高新區發展的突出問題。

  密集調研就此開啟。從3月31日起赴高新區調研,至4月20日完成對平陰的調研,王文濤走遍了濟南全部縣(市)區,以“實地察看+開座談會”的方式,加深著對這座城市的了解。

   從低做起

  正視短板、支招縣域,謀劃泉城發展

  如何“一步一個臺階把濟南發展搞上去”,是王文濤在調研過程中思考的問題之一。長期以來,縣域經濟是濟南發展的一處“短板”。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說明濟南縣域經濟的發展空間還很大,待補齊縣域“短板”后,“全域提升”指日可期。在調研中,王文濤坦言“縣域經濟是省會改革發展的短板”,同時也為各縣域主體如何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支招”。

  在王文濤看來,“縣域經濟發展的關鍵在于招商引資”,各縣域也應根據自身特色走適合的發展路徑。其中,平陰應“牢牢抓住特色經濟和民營經濟不動搖”,做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這篇文章,力推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歷城應“做好發展與保護這兩篇文章,新老城區抓發展,南部山區抓保護”;商河要充分發揮農業優勢,推動農業發展“接二連三”,打通一、二、三產業發展鏈條,同時大膽嘗試“互聯網+農業”的思路;濟陽應“緊緊咬住發展濟北經濟開發區不動搖,緊緊咬住發展臺灣工業園不動搖,緊緊咬住發展食品工業不動搖”;長清要充分利用大學科技園“學”的優勢,充分發揮濟南創新谷“研”的作用,充分挖掘濟南經濟開發區“產”的潛能;章丘在今后的發展中要“在加快轉型升級上下更大功夫”,形成新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