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賈瑞君 本報通訊員 劉冠偉
5月14日,省公安廳公布了去年以來我省公安機關破獲的數起經濟犯罪典型案例:
2014年1月,青島市公安局市南分局經偵大隊破獲一起利用商場收銀員身份進行信用卡詐騙的犯罪案件。經查,犯罪嫌疑人林某到青島市市南區某超市商場應聘收銀員后,趁消費者不防備時,伺機盜取顧客銀行卡信息,先后偽造銀行卡30余張,盜刷40余萬元。
2014年5月,青島市公安局城陽分局破獲了青島某藥業公司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摧毀了以鄭某某為首的涉及7個省的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團伙。在沒有實際貨物交易和資金往來情況下,鄭某某以收取開票費的方式,向江蘇、安徽、山東等八省市20余家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5000余份,價稅合計人民幣5.5億余元。
2014年5月,威海市公安局根據群眾舉報,破獲了曲某某等人涉嫌組織、領導“中國明明商”傳銷活動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3人。經查,自2011年9月以來,犯罪嫌疑人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互借互助,共同致富為幌子,以投資分紅盈利的形式組織、領導并發展下線傳銷人員,該傳銷組織涉及全國20多個省份。據了解,“中國明明商”組織成員多為50-70歲老年人。老年人空閑時間較多,手有養老錢,且有廣泛的社會聯系,傳銷人員則利用老年人喜歡“小恩小惠”和辨別能力較弱的特點,引誘其加入傳銷組織,并從其身上榨取錢財。
2014年8月,在公安部、省公安廳統一指揮下,青島市公安局成功偵破一起跨國網上銷售假冒品牌運動鞋服案,搗毀生產工廠3處,銷售、倉儲窩點25處,抓獲犯罪嫌疑人86人,繳獲制假設備40余部。經查,犯罪嫌疑人梁某某等未經權利人許可,在廣東、廣西等地,非法組織生產假冒名牌運動鞋服,在互聯網開設網店進行銷售,涉及全國12省17市并延伸至哥倫比亞、波蘭等國家,涉案金額1.7億元。該案入選2014年公安部侵犯知識產權犯罪10大典型案例。
2014年12月,濰坊市公安局成功偵破梁某某等制售假冒知名品牌柴油發動機案。經查,2013年1月以來,犯罪嫌疑人梁某某為非法牟利,組織加工生產假冒品牌柴油發動機及其零配件,在互聯網上開設網店,對外銷售,涉及全國20余個省份,涉案金額8000余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