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東營5月22日訊(記者 任小杰) 近日,國務院下發《關于同意設立東營綜合保稅區的批復》,東營綜合保稅區成為繼濰坊綜合保稅區、濟南綜合保稅區、臨沂綜合保稅區之后的山東省第4個綜合保稅區。

  東營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3 . 1平方公里,功能定位為“1+2”的產業體系,即以區域保稅倉儲物流為主導,以石油裝備、橡膠輪胎產業的國際貿易、融資租賃、研發、維修檢測等保稅服務為特色,遠期承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功能布局分為保稅加工區,保稅倉儲物流區,保稅加工倉儲物流混合區,公共查驗區,商品交易與展示區,綜合辦公區等。

  據了解,2008年6月,國務院提出將現有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等6種類型特殊區域整合為一種新的區域,賦予統一綜合的優惠政策。綜合保稅區有“自由港”的美譽,是目前我國境內除上海自貿區以外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是國家開放金融、貿易、投資、服務、運輸等領域的試驗區和先行區。

  近期,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成立了東營綜合保稅區推進工作機構,按照“一次性整體設計、分階段實施”的原則,加快推進一期規劃范圍內的土方回填和公共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建設,同時,加大項目招商力度,重點引進一批規模大、質量優、效益佳的加工貿易項目。東營綜合保稅區將作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一大重要開放平臺,在吸引國際資本、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