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排隊等待辦理手機卡實名制。不少市民排隊等待辦理手機卡實名制。

  □記者 董昊騫

  生活日報5月25日訊 “交18打50”“交20打100”,以往走在大街小巷,各種非實名便宜電話卡隨處可見,然而如今“要么得從運營商官網上實名購買,要么得帶著身份證去營業廳辦理。”市民馮先生說,街邊已經見不到賣便宜電話卡的了。

  非實名卡面臨“清倉”

  “上大學那會兒專門買這種便宜電話卡,一次能買一沓。”今年26歲的市民馮先生說,上大學時經濟條件有限,男生宿舍里頗為流行買便宜的電話卡,“花10塊打30塊錢的電話,用完一張就扔,班里女生都說經常聯系不到我們,因為電話卡換得太快了。”馮先生回憶著他們使用非實名電話卡時的情形,“現在想買張非實名的電話卡都買不到了。”

  近日,記者走訪了山師、科技市場、山東通訊城等地方發現,仍有少數幾家流動攤位在出售非實名電話卡,只不過以往的“交18打50”變成了“交50打20”。“這是我之前批來的貨,手里剩的也不多了,你現在從其他渠道根本就買不著這種非實名電話卡了,這可是有收藏價值的,所以這張卡我50塊錢賣給你都算是清倉價了。”在山東通訊城門口的一位流動攤主對記者說,現在很難購買到非實名電話卡了,除了這種移動、聯通、電信3大運營商提供的電話卡外,他說還能購買虛擬運營商提供的“170號段”電話卡。

  “你像這種蝸牛公司出的170號段電話卡,它也不需要實名制,而且還便宜,花35塊錢能打50呢,它也算是聯通的,因為是蝸牛公司買的聯通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