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測風云 病患改變陳增友的人生軌跡
陳增友好善樂施,熱愛公益。上世紀90年代,淡泊的陳增友將精力放在社會事務和慈善事業上,將公司交由別人打理,由于經營不善,最終倒閉。湯閑兵被陳增友對社會的熱心和對事業的熱情感動,不顧陳增友的處境落魄,毅然決定嫁給這個大自己20多歲的男人,兩人在1999年9月登記結婚。婚后,湯閑兵隨丈夫來到上海,雖然白手起家,但兩人對未來充滿希望。
然而,讓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命運又給了他們重重的一擊,陳增友中風了!湯閑兵清醒地記得丈夫發病時候的情景。那天,她在家安心地等丈夫回來吃飯,他接著電話進屋。湯閑兵突然聽見,丈夫的聲音越來越不對勁,緊接著,陳增友嘴開始扭曲變形,很快胳膊也無法動彈。最終,陳增友被醫院確診為出血性腦中風,并陸續出現身體右側癱瘓的情況。
為了能讓陳增友康復,湯閑兵讓他堅持活動,每天她先陪丈夫早起去公園散步,回家吃過早飯后,再去附近的醫院接受治療。從家里到醫院,平時5分鐘的路程,湯閑兵攙著陳增友一步一挪卻要走近一個小時。因為要照顧丈夫,湯閑兵無法工作,失去經濟來源的兩人只能選擇回老家生活。
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湯閑兵用瘦弱扛起艱難
提起初到濰坊的情景,湯閑兵印象深刻,回來時一無所有。一個冬天的夜里,她攙扶著一瘸一拐的丈夫到達濰坊火車站。由于身上沒有錢又無處可去,兩個人在候車廳的座位上熬了一夜。后來,在丈夫親戚家寄宿幾天后,他們在郊區的村子里租了房子居住。
那時候,他們連房租也付不起。善良的房東看到湯閑兵不容易,便常常減免房租,甚至還將門前的一小塊地送給他們。湯閑兵學著種菜,這片小小的菜園子足夠倆人的日常蔬菜供應。為了省錢,他們只能吃最便宜的面條。為了省下五分錢或者一毛錢,湯閑兵常常趕很遠路去城區搞促銷的超市買面條。那時候,一塊錢的濰坊肉火燒,倆人從來沒有舍得買過。
“簡直快崩潰了,有點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感覺。”湯閑兵形容那段日子。湯閑兵在家是老小,基本上什么都不用干,然而,那時候她學會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一切。有時候天下著雨,她騎自行車淋淋著雨,淚水和著雨水留下來。可是,再苦再難,她也從來沒有在丈夫面前哭過。“挺難的,我自己想想,都不知道自己怎么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