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4省份收費公路盈利

  在29個省份中,僅安徽、廣東、浙江、上海這四地去年的收費公路出現收支結余。

  其中,安徽盈利最多,收支結余達25.7億元;廣東盈利3.9億元,浙江盈利2.6億元,上海盈利1.76億元。

  有意思的是,廣東省原來并不在盈利的陣容當中。根據廣東省交通運輸廳6月12日發布的公報顯示,去年全省收費公路總收入452 .3億元,總支出481.1億元,總計虧損28.8億元。

  但劇情不久發生反轉。廣東省6月29日再次發布的公報顯示,2014年度廣東省收費公路通行費總收入452 .3億元,總支出448.4億元,總計盈利3.9億元。

  由于總支出數據的減少,在短短不到20天時間,廣東省的收費公路公報實現了“扭虧為盈”,這也引發了輿論的關注。對此,相關負責人解釋,此前統計數據有誤,以本次發布數據為準。

  為何“邊收費邊虧損”?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與2013年全國收費公路虧損661億元相比,2014年虧損(1571.1億元)翻了約2.4倍;同時,截至2014年底,全國收費公路債務余額為38451.4億元,這一數字相比2013年底的34308億元也有大幅上漲。

  一邊是收費公路虧損和債務不斷擴大,一邊是民眾的疑惑和不解與日俱增。不少網友提出,“為何收費并不便宜,還依然虧損?錢去哪里了?”

  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秘書長王麗梅對中新網記者分析,前些年進行大規模高速公路建設,債務規模不斷增加,現在到了還債高峰期,每年還本付息支出壓力比較大,從而導致每年虧損的擴大。

  根據公報數據計算,去年全國收費公路還本付息支出(4207.7億元)占當年車輛通行費收入(3916億元)的107.4%。這相當于每收取10元的通行費,就有10.74元用于償還銀行的本金和利息。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王太6月3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隨著中國高速公路建設逐步向西部地區、大山區沿伸,橋梁隧道比不斷增大,加之征地拆遷費用、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快速上漲,高速公路建設成本還在不斷升高。此外,收費標準基本都維持在十幾年前的水平,通行費收入無法完全滿足支出,需要舉借新債務進行彌補,也是債務規模不斷擴大的原因。

  “我國公路正處在集中建設、加速成網的關鍵階段,收費公路收支缺口的狀況還會存在一段時間。”王太表示,從長遠看,待大規模建設高峰過去,建設規模會降下來,路網處于穩定完善,每年增加的債務也會隨之降低,通行費收入會隨著交通量的增長而增加,收費公路的償債能力不斷增強,屆時債務規模會逐步下降,收支趨于平衡,直至償還全部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