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東探索實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對盲目決策,損害生態環境的行為,不論是否已經調離、提拔或者退休,都將被嚴肅追責,用新機制推進各級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道,在膠州經濟開發區,去年才從黑龍江搬到這里來創業的劉家勉,開設了一家電子商務創客港。創業時間雖然不長,但發展迅速,今年的銷售額就已經過了億元。

  膠州熱度集團負責人劉家勉告訴記者,“我們看中的就是這里的自然環境和良好的創業氛圍,這也特別適合我們產業發展?!?/p>

  膠州開發區是一個在鹽堿灘上建起來的新區,因為自然條件差,一開始招商效果并不理想。這兩年,開發區花了近億元改造提升周邊生態環境,改造濕地公園。把清水、綠樹、好空氣變成了綠色的招商資本,很快就迎來了京東、海爾等一批電商和文化創意項目。

  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孫曉兵認為,“破壞生態紅線,實施一票否決,倒逼各級干部轉變發展理念,確保決策更加科學、規范?!?/p>

  對項目的落戶,膠州開發區還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聘請西安交大、中科院等院士專家嚴格把關。

  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局副局長王勝德說,“項目有沒有污染,都是由專家來說了算,不是由領導拍拍腦袋來決定?!?/p>

  在嚴格的生態門檻前,今年以來就有總投資70多億元的十幾個大項目被擋在了門外。損害生態終身追責,綠色發展也能給政績加分。在濟寧市泗水縣的干部考核體系里,涉及新造林面積、建設綠色示范村鎮、創建濕地公園等生態環保指標就有17項。

  泗水縣督考辦常務副主任孫獻寶介紹說,“考核結果記入檔案,作為領導干部評價調整、選拔任用的一個重要依據依據。”

  這些綠色考核指標,使泗水縣的森林資源增長率保持了年均三個百分點的增幅。今年,泗水縣森林覆蓋率超過了50%,遠遠超過了全省平均數。綠色名片吸引了哇哈哈、匯源等一批大型食品項目。

  泗水縣林業局局長夏理華認為,“生態是泗水最大的優勢,同時也促進了旅游業、服務業的發展,很多招商引資項目被吸引來了,經濟發展也有了后勁和潛力?!?/p>

  在山東去年的科學發展綜合考核體系中,空氣質量改善、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率、新增造林合格面積等環保考核指標比重大幅提高;而今年試點推出的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更是以損害生態終身追責的形式,對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的發展方式敲響了警鐘。

  山東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趙昌軍表示,“強調環境問題終身追責,這相當于給官員上了一套生態文明緊箍咒,不但能約束亂決策,更重要的是督促科學決策、合理決策,引導各級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王鎮富 馮磊 劉海寧 王玉棟 曹明金 尚煥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