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贏得人民誰就能天下無敵
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
八年抗戰,山東根據地中共黨員人數從初期的不足2000人發展到20萬人,八路軍主力部隊發展到27萬人,另外發展了50萬基干民兵和數百萬人民自衛武裝。
侵略者非但沒能消滅抵抗者,反而使抗日力量在血與火的考驗中日益壯大。
山東淪陷,國民黨地方政府官員紛紛棄職潛逃,大批政權垮臺。共產黨抓住時機,加強抗日民主政權建設,大規模減租減息,傳播新思想,建設新文化……共產黨的主張和先進理念,變成了人民的新生活。
在莒南縣大店鎮,記者看到這樣一組對比數據:國統區每畝高粱交租84斤;敵占區每畝交100斤以上;減租減息后,根據地每畝交租11斤。
鄄城縣舊城鎮舊城村歷史上第一個民選政權是在破瓷碗里誕生的。1943年麥收前,共產黨領導舊城村第一次搞選舉。被選舉人坐在土臺子上,背后放一個碗。選舉人排著隊,從候選人身后走過,愿意選誰,就在誰背后的碗里擱一粒黃豆。
當年的兒童團團長儀瑞庭說:選舉結果一出來,老百姓敲鑼打鼓,歡天喜地,比過年都高興!
1941年前后,山東根據地有統計的71個縣政府中,民選的縣長占94%;村級政權大都由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根據地產生了一批“莊戶縣長”“牛倌區長”“長工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