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復讀機構倒閉近九成
“2008年復讀培訓機構最紅火,但當年就倒閉了三分之二。”該工作人員表示,公辦學校取消復讀生給培訓機構帶來了機會,但由于競爭過于激烈,很多培訓機構都倒下了。據悉,2008年濟南市高考復讀教育機構有30多家,到今年也僅剩3到5家還能堅持下去,基本倒閉了九成,而大部分有復讀意向的學生則轉向了專門的復讀學校。“我們今年招500人,成績好的免學費。”濰坊一所復讀學校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校招收的復讀生,理科528分、文科540分以上免費,最低分數限制是400分。有些家庭在決策過程中會猶豫、彷徨,需要1個月的時間來最終敲定。
高分落榜被搶,根源在教育體系扭曲
“雖然公辦院校不允許招復讀生,但有些學校對高分落榜生興趣還是非常大。”一所地方中學的負責人表示,在目前的高考評價體系下,升學率是高中校長能力的直接體現。為此,很多高中在努力提高學生分數的同時,也會想盡辦法挖高分落榜生。“這些學生是未來學校狀元的人選, 甚至可能沖擊北大、 清華等名校。 ”
“孩子如果想復讀,我也會支持。”省城濟南劉女士的孩子今年考了一所本科院校,她表示如果能有更好的選擇,她也不反對孩子復讀,如果從985、211高校畢業,孩子未來的路將會更加平坦。有高校負責人表示,為了上一個理想的大學,高分考生復讀是可以理解的。但這些學生被錄取后不去報到,浪費了高校的招生名額,占用了其他學生的入學機會。 某教育研究院負責人認為,學生選擇復讀,和高考志愿填報制度不合理有關, 一些學生由于志愿填報失誤,與理想的學校和專業失之交臂。
也有專家認為,學生復讀其實和缺乏選擇權有關。在國外,學生每年有兩次考試機會,可以獨立申請高校或者學院,這樣的志愿滿足率高,復讀的人數就會少很多。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教育部門需推進高考錄取制度改革,探索“學業水平測試+高校自主招生”考試錄取模式,將招生變成學校與學生的雙向選擇,擴大學生的選擇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