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濟南千佛山上,許多外地游客感到驚詫,如此高點卻看不到濟南全景,只 能看到霧霾中模模糊糊的影子。近日公布的7月濟南空氣質量在全國大城市依舊排 名后三位,AQI在夏季也不夠樂觀,令人們感到改良空氣質量迫在眉睫。 本報記者周青先攝  19日,濟南千佛山上,許多外地游客感到驚詫,如此高點卻看不到濟南全景,只 能看到霧霾中模模糊糊的影子。近日公布的7月濟南空氣質量在全國大城市依舊排 名后三位,AQI在夏季也不夠樂觀,令人們感到改良空氣質量迫在眉睫。 本報記者周青先攝

  19日上午,濟南市環保局局長高立文、濟南各縣市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來到12345市民服務熱線大廳,接聽市民電話。對市民提出的大氣污染防治、水環境整治等方面的問題作出解答,并針對濟南空氣質量的“季節病”開出良方:將“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對于即將在濟南召開的歷史科學大會(8月23日起)和9月3日即將在北京舉行的閱兵式,環保部門也做出了大氣保障的方案,有可能對機動車采取單雙號限行。

  齊魯晚報記者 萬兵 實習生 劉成溪

   開春后各處工地開工,空氣質量總是倒數

  17日,環保部發布2015年7月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等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其中,濟南等8個城市達標天數比例不足50%,空氣質量較差。從排名看,這也是今年4月份以來,濟南連續第4次排名倒數第三了。

  據了解,去年1 1月份起,濟南已經啟動大氣污染防治“十大行動”,但空氣質量卻依然原地踏步,不少人不禁對行動的成效產生了質疑。

  對此,高立文解釋,去年冬季開始,隨著行動開展,已在燃煤治理上采取了很多措施。從當時的情況看,由于冬季是施工淡季,治理下各種污染物的排放量有所減少,空氣質量情況逐漸好轉。“到今年年初,排名還是有進步的。”高立文說。

  但過了春節以后,天氣開始回暖,排名也開始往下走。高立文說,從分析數據看,PM10已經成為影響現在空氣質量的首要因素。原因在于開春以后,各種施工鋪天蓋地地展開,“貢獻”了不少污染物。這就使得最近幾個月濟南空氣質量排名一直比較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