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因后果 臭氧污染顯現,VOCs是臭氧的前驅物

  據環保部監測,8月1日至18日,濟南市沒有重污染天氣,截至目前,“氣質”表現不錯,AQI(空氣質量指數)達良的天氣達9天,8月6日甚至一度達優,在當天省環保廳公布的“氣質”排名中,“逆襲”成了第一。環保監測部門分析污染成分時發現,8月濟南有10天首要污染物是臭氧。

  當提起空氣中的污染物,市民可能會更多地聯想到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但污染物的“關系”也是十分復雜,它們之間也會互相作用著。臭氧最近頻頻登上濟南首要污染物的榜單,它的“幕后”其實有著VOCs的“支持”。

  近日,濟南市環保局也在積極地向社會介紹VOCs這個看不見的“敵人”。據了解,近幾年低濃度、高毒性的VOCs在PM2.5中的比重上升很快,它的出現也會加劇臭氧污染。由于它們中很多是大氣污染物比如顆粒物、臭氧的前驅物,既能導致大氣中顆粒物增多,也導致近地面臭氧濃度增高。因此也被稱作“有機廢氣”。全球范圍VOCs人為源大概僅占10%,但在植被覆蓋率低的工業區(比如華北地區),限制VOCs排放能從根源上降低PM2.5、臭氧帶來的大氣污染。

  記者從市環保局了解到,環保部門在濟南煉油廠進行VOCs科研:在哪個部位排的,將來怎么檢測,怎么收集,怎么治理,下一步將研究切實可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