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上午,《濟南范兒》首發暨“濟南范兒”微信公眾平臺開通儀式在大明湖畔明湖居舉行,77個“濟南城市文化符號”經過17個月的“孕育”,正式“開花結果”。  25日上午,《濟南范兒》首發暨“濟南范兒”微信公眾平臺開通儀式在大明湖畔明湖居舉行,77個“濟南城市文化符號”經過17個月的“孕育”,正式“開花結果”。

  大眾網濟南8月25日訊(記者 盛堃)25日上午,《濟南范兒》首發暨“濟南范兒”微信公眾號開通儀式在大明湖畔明湖居舉行,77個“濟南城市文化符號”經過17個月的“孕育”正式“開花結果”,向全社會呈現獨屬于泉城的“濟南范兒”。

  據介紹,“找找濟南范兒——濟南城市文化符號評選”活動自從2014年3月18日啟動,期間不斷加大宣傳推廣的力度,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市民參與熱情高漲。在市民推薦和專家推薦的基礎上,主辦方從數百個“文化符號”中,篩選出百余個“濟南范兒”關鍵詞。在此之后,又通過開會討論、市民代表和專家座談研究,征求意見,最后綜合評價,確定了77個最能夠代表濟南的“城市文化符號”。

  77個“城市文化符號”包括“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舜、李清照、辛棄疾、龍山文化、曲山藝海、省會文化藝術中心、泉城廣場、奧體中心、油旋、甜沫”等。它們中既有與濟南城市息息相關、世人耳熟能詳的美景、美食、文學大家;也有塵封已久,但在濟南歷史文化發展中有著重要作用的文化符號;更有代表著濟南城市形象的新文化符號。

  據悉,評選出的77個“濟南城市文化符號”結集成《濟南范兒》對外發行。該刊字數約20萬字,圖片約300張,頁碼316頁,為中英文雙語出版,向全國和全世界推廣和宣傳濟南。《濟南范兒》是對泉城歷史文化及未來進行系統解讀的精彩讀本。在采編內容上,著重突出了文化味、歷史感,將歷史的厚重、現代的美感和故事性有機結合起來,全方位、多視角展現濟南之美;在版式設計上,選用了大量能夠反映濟南城市風貌的照片、手繪、繪畫等,以簡潔而大氣的風格進行編排,圖文并茂地向人們展現了濟南所獨具的魅力與內涵。

  《濟南范兒》首發后,不少濟南文化學者表示,“77個‘濟南范兒’將一個城市的價值,一個城市的文明之輝煌,一個城市的文化之發達,都集中地體現出來了。”不少市民表示,“這個活動讓咱們濟南人看到了自己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讓我們對城市文化更加了解,更加自豪。”